担负起建设和发展长江文化的时代使命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
2024年09月27日 10: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9月27日第2985期 作者:本报记者  陆航

  长江文化根脉悠长,其历史轴线贯通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演进过程。唐宋以来,长江与“海上丝路”共生,成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通道。如何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既要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又要创新长江文化发展的思路、话语、机制和形式,发挥文化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在9月25日举办的2024长江文明论坛间隙,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

  发挥长江文化凝心聚力的独特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报》: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您如何评价长江文化的历史地位?

  李国强:作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长江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与黄河文化共同构成“江河互济”的中华文明格局。大量考古发现确证:长江中游是稻作农业最早的起源地;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聚落形态表明我国由史前社会进入初期文明社会,它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长江上游地区成都平原以宝墩村为代表的系列城址显现出早期文明迹象。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以及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历经五千多年历史演进,以藏羌、巴蜀、滇黔、荆楚、湖湘、赣皖、吴越七大片区共同组成源远流长、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长江文化格局,充分彰显出中华民族独特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数事实反复证明,具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长江文化,以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思想内涵、绵延不绝的传承发展,涵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长江文化的主体性以及长江文化持续不断的更始维新,不仅造就了中华民族鲜明的特色特质,标识出何为中国、何为中华民族、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而且为中国历史道路的选择提供了强大精神支点。因此,建设和发展新时代长江文化,就是要赓续历史文脉,共创时代华章,为中国式现代化厚植文化沃土、为强国建设筑牢思想根基、为民族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报》:长江承东启西,流经区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您谈谈长江文化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有哪些作用?

  李国强:长江文化从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深处走来,它之所以魅力永恒,在于其蕴含的思想内涵、价值理念、精神追求历久弥新;它之所以长久延绵,在于其具有的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鲜明品格。纵观长江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它既是中华民族对自然、社会、自身认知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从蒙昧走向文明、从原始走向现代的过程;既是形塑思想、价值、精神的过程,也是推动社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江文化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有着凝心聚力的独特作用,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有着培根铸魂的特殊意义。因此,保护、传承与创新长江文化,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

  建设和发展新时代长江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请您谈谈如何建设和发展新时代长江文化?

  李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这一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新时代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指明了方向。如何建设和发展新时代长江文化?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旗帜和灵魂;二是努力建构中国自主的长江文化知识体系;三是积极推动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四是主动开展世界大河流域文明对话。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特别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是新时代长江文化走向未来的根本和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融通古今、贯通源流,既深刻揭示了长江文化的历史地位,又充分彰显了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既有重大方向指引,又有具体实践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我们要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建设和发展长江文化的责任扛在肩上,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强化价值引领,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精髓,奋力传承长江千年文脉,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和现实创造力。

  《中国社会科学报》: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您认为建构中国自主的长江文化知识体系,对于建设和发展新时代长江文化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李国强:建构中国自主的长江文化知识体系,对于建设和发展新时代长江文化具有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可以说,中国自主的长江文化知识体系不仅决定着新时代长江文化的内涵、要素和价值阐释,而且决定着新时代长江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实践成效。在一定意义上,中国自主的长江文化知识体系是新时代长江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理论之源、发展之基。

  建构中国自主的长江文化知识体系,要将长江文化的理论探索植根于长江文化的历史深处,客观阐释长江文化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和演进路径。要着力提升理论概括能力,以更加全面、丰富、充分的事实、材料和经验,透过纷繁复杂的长江文化现象,凝练长江文化的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只有基于对长江文化的系统性研究、整体性研究、全局性研究,才能更加科学、客观地认知长江文化,更加准确、全面地揭示长江文化的本质内涵、内在特征、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基于中国思想、中国精神、中国理念的原创性研究,摆脱西方思想、西方理论和西方观念束缚,打造以中国为主体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阐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长江文化研究理论框架、逻辑体系、表达方式。为此,要深化长江文化谱系的理论研究;加快实施长江沿线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创建类型多样的长江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示范区;立足长江文化的整体性,统筹推进全流域文化资源要素的价值开发,挖掘、整理、盘活长江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新时代长江文化整体联动、协调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式现代化为我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视角、更有效的路径。您认为应如何实现长江历史文化的自我更新和现代转型?

  李国强:无论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还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都必须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长江历史文化同当代社会相适应、同现代化进程相协调,大力推动长江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长江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力践行,要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牵引,立足长江文化原真性、融通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等“水文化”特点,对具有借鉴价值的长江历史文化的内涵和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激活其生命力。要树立“大长江文化”观念,打破上游、中游、下游鸿沟,有效整合全流域各类优质文化资源,尊重差异性,避免同质化,按照时代的新进展,对长江历史文化的内涵加以拓展、完善,将长江流域汇聚为多样态呈现、多形式展示的“文化带”,进而实现长江历史文化的自我更新和现代转型。要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积极推动长江文化IP化发展与数字赋能,使长江文化资源成为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长江流域实践的新窗口。

  《中国社会科学报》: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您能否谈谈您提出的世界大河文明对话?

  李国强:世界上文明大都起源于大江大河,河流是孕育文明的重要条件。比如,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恒河和印度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而黄河和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长江文化在与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中,展现出独特魅力,为世界文明事业作出重要贡献。新时代,要以江河为媒主动开展世界性文明交流,搭建世界大河文明对话的平台,创新世界大河文明对话的载体,拓宽长江文化走向世界的路径,尤其要加强与莱茵河、多瑙河、尼罗河、伏尔加河、密西西比河等世界大河流域的文化合作,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共绘“美美与共”文明画卷,在世界大河流域文明交流对话的舞台上清晰而响亮地发出中国长江文化的时代正声。

  建设和发展新时代长江文化是重大时代命题,是我们必须肩负起的时代重任。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新时代长江文化不能缺席,也不可能缺席。当然,建设和发展新时代长江文化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需要学者的担当和付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让我们奋发有为,担负起建设和发展新时代长江文化的使命,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