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学术研讨会在吉林长春召开。与会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会通的现实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方法、路径进行探讨。
推动不同哲学体系持续“对话”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现代化的过程。会通的焦点在于如何聚焦当代世界性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具有当代意义。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利天表示,“以马释中”或“以中释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会通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会通的实质是不同哲学体系的不间断对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在概念、命题、义理之间的相互阐释。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概念、命题和义理上获得了中国文化的意蕴;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向格义促使中国哲学转化为世界哲学。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部长袁祖社认为,会通的前提是回应差异基础上的同一性。会通既要具有元哲学的视野,回归学科母体进行会通,也要确立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形成当代中国哲学的自我主张。东北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庞立生提出,应从会通的前提性问题入手,明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会通的哲学观前提。基于哲学观念的变革,重新理解这两种知识形态和文化文明形态,探讨会通的方法论和目的论前提。会通的目的是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意义上实现会通,坚持实践论的前提。
会通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同时还是思想和文化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是开放性、实践性的思想体系,它们的结合基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求。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胡海波认为,应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置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下思考。时代发展推动了哲学观念的变革与理念创新,从而推进了会通。会通过程既是哲学主体性形成的过程,也是面向人类、面向未来的会通过程。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贺来表示,会通的深层动力来源于当代文明面临的重大问题,会通的意义在于它所提供的精神理想对当代和未来的可能性。
在实践中走向新的哲学自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为会通提供了基础,研究者应通过二者的会通,持续回应现代文明范式的新变化和新问题。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党委书记姜宗强提出,会通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现代化、科学化,把中国哲学思维精华转化为现代哲学,并用于指导当今社会实践。
近年来,在“两个结合”的指引下,中国哲学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本和思想,准确把握其实践特质与思维方式,以及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与此同时,深入研究中国哲学典籍,理解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话语体系和价值取向。这种双重追求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奠定了理论前提和哲学基础。胡海波认为,研究会通要在哲学观念变革的基础上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个性特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面向未来的哲学精神。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研究会通需警惕两种教条主义误区:既要避免忽视两者各自的特质与个性,进行简单外在结合;也要防止忽略两者的思维方式与思想内涵,粗暴拼凑或嫁接。
哲学是文明的灵魂,而文明的实质是人的发展与人性的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都紧扣人的发展与人性的提升这一核心主题,突出强调了人或人性的不同层面,具有深刻的文明内涵。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孙正聿表示,会通的起点是哲学的“人类性”,应从对哲学本身的理解出发,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哲学的“人类性”包含民族性、时代性和个体性,其中,民族性是人类性问题的民族化表达,通过文明互鉴实现会通;时代性则是人类性问题的时代表达,在超越时代的文明意义上实现会通;哲学的个体性则是在个体追求和“有我”的哲学中实现会通。
会议由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