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在人类进化史上,是否将他人视为潜在的合作伙伴至关重要。在对他人进行评估时,其中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合作性。在一项新研究中,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和波兰托伦哥白尼大学的研究人员探究了语言相似性如何影响人们对潜在合作者的选择。
人类与非亲属者有着极高程度的合作,这为学术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有研究认为,维持人类成功合作的一项关键机制是选择性合作。将人类群体概念化为由潜在合作者构成的市场,选择的合作伙伴不仅需要有能力使得合作互动的利益最大化,而且要确保对方值得信赖以最大限度减少其背弃合作的风险。许多研究表明,语言相似性可能会影响人类如何做出选择特定个体作为合作伙伴的决定。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假设人们在与同伴的交谈中使用语言标记作为他们在其他任务中合作程度的代表。他们主要关注语言相似性中的句法相似性,假设人们更倾向于与句法相似的对话伙伴进行合作。为验证假设,研究人员分三个阶段开展实验,分别是偏好测试、互动和合作阶段。参与者对展示的双及物构式事件(ditransitive events)的图片进行描述,他们既可使用“施事把物体给受事”的介词与格结构,也可使用“施事给予受事物体”的双宾语结构。这种差异形成了交际伙伴与参与者使用的句法结构一致或不同的两种情景。总体而言,结果与研究人员的预测相符,即句法相似的交际伙伴被选择为合作伙伴的频率高于句法不同者。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区分这种相似性的潜在机制也非常重要。当参与者被迫使用不喜欢的语言结构进行交流时,他们更愿意与那些符合他们自然偏好的伙伴开展合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参与者重视表征一致性(在语言特征和心理表征上保持一致)而不是偶然的行为一致性(在互动过程中对类似语言特征的表面趋同)。这是因为,表征一致性是群体成员身份的潜在指标,可能与群体内利益(如声誉、互惠和规范行为)有关。这些好处可能超过简单的行为一致性的好处,被认为是与他人合作意愿的潜在指标。
研究人员认为,探讨语言相似性和合作间潜在因果关系的研究对跨文化交际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此时不同语言群体的成员需要围绕合作行动进行协商。语言相似性促进了人类的合作倾向,且深化了研究方向并对更好地理解群体决策具有启示意义,例如,研究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利益相关者决策。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大多使用他们本身偏好的语言结构,这种效应很可能发生在实验环境之外。该研究显示,语言相似性可被视为更深层次的一般相似性的有效指标。这项研究也可被作为研究语言与合作间潜在共同进化联系的初步探索。
研究人员强调,未来的研究可以测试在更长的时间内的人际互动交流,以更直接的方式将语言一致性(linguistic alignedness)和语言对齐(linguistic alignment)的影响区分开来。因为二者之间是存在差别的,前者指从对话开始就使用类似的语言选择,很有可能是由对话伙伴对特定语言变体具有相似的内在偏好所驱动的,即彼此共享相似的语言模式的心理核心表征;后者指在互动过程中趋向于使用类似的语言选择,在语言对齐过程中,对话中的一方通常会偏离他们原来的偏好,并明显地调整他们的语言行为来匹配他们的伙伴。语言一致性和语言对齐都有可能影响个体之间的合作。
目前,语言对齐得到了学术界的更多关注,但对两种语言相似性的对比研究较少。研究结果表明,值得对此进行更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实验研究可以探索语言行为的哪些因素,如词汇、语法或风格,对一致和对齐现象有更大的解释力。探讨多模态交际中语言和非语言形式的一致与对齐的关系、从趋向于相同语言结构的动态角度来考察一致性本身,也是有趣的研究方向。说同一种方言或语言或有共同信念的人在交谈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他们比没有表现出某种初始一致性的人们更容易“对齐”。此外,“一致”对“对齐”的影响也将是未来语言相似性研究中一种有意义的研究路径。
(陈禹同/编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