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世界意义
2024年08月12日 09: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8月12日第2953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徐州

  8月3—4日,第三届“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论坛”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召开。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就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代表人物思想以及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等话题展开探讨。

  探究代表性人物思想深层机理

  赫勒提出了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重新解释了日常生活,彰显了日常生活本身的意义。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向日常生活转向,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傅其林表示,赫勒从“客体世界”“习惯世界”和“语言”三个维度来理解“自在的”客观化,这是日常生活的合理性基础。赫勒揭示了这三个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和相互配合的运作机制,这对于推动日常生活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赫勒还明确了客观化对日常生活的价值,并进一步回答了这种客观化为何能成为日常生活的合理性基础,从而实现对日常生活的重新解释,证明了日常生活本身存在的意义,并重新揭示了“日常生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本体论地位。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催生了信息爆炸时代,注意力在人类处理信息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俊峰认为,注意力是基于信息不断涌现所作出的无奈选择。注意力经济探究了注意力与经济的内在运行逻辑,凸显了主体与客观生产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确立了一种为了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构建的行为规则。数字时代的文化工业取代了个体源于生活经验的综合判断,注意力作为主体性过程,以游戏的方式获得主体的自我认知。数字时代资本领域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在场消费物,随着大数据和智能算法的出现,用户的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商品,各互联网平台从单向度的媒体转化为用户交流的公共空间。一旦我们发现资本关系的组织力可控,就会使注意力丧失原有的功能而走向异化。

  在鲍德里亚的技术哲学思想中,一直蕴藏着“加速主义”的逻辑线索。虽然鲍德里亚没有使用元宇宙的概念,但是根据他留下的理论线索,加速的超真实最终指向了元宇宙。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云贵表示,加速的终极目的应该是人类更大的解放和自由。对于元宇宙这个新生事物,我们应该用一种更为宏大的眼光来认知,把数字本身与数字资本主义应用剥离开来。对于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来说,需要通过“竞速”来赶超先发国家,同时又要避免各种陷阱,少走历史弯路,并担负起探索人类未来道路的重任。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表示,当前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进入了新阶段,我们能够与国外学者平等对话,并将对方的理论吸收到自身建构之中。在此背景下,要保持视野开放,及时了解、跟踪和传播最新成果,将西方最新成果置于西方思想史中理解,在对比中挖掘其独特性,并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问题意识,在与西方学者平等对话中形成自己的理论。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大平认为,在探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问题时,要以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为最基本的参照,通过前沿学者提出的问题和方法为我们带来新的帮助。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要通过历史语境的澄清来厘清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人物和流派所代表的问题,不能直接挪用其经验启示。最终要产出自己原创性的成果,站在全球关系的视域探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宋铁毅提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功经验及其世界意义的深入探讨,对20世纪以来不同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发展逻辑所进行的比较分析,是当代比较哲学所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对于马克思晚年思想理论维度的深入阐释,一方面为理解中华民族发展历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提供了历史规律性的基础,另一方面又为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视域。

  会议由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