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2024年07月29日 15: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7月29日第2943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广禄

  7月20—22日,以“守正创新,赓续薪火”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江苏无锡举行。会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话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就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的新使命新趋势及新传播方式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期间发布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蓝皮书2024》。

  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要准确把握时代特点,深挖非遗的时代价值,研究与开拓非遗在新时代的新表达,增强非遗传承实践活力,推动非遗系统性保护,激发非遗传承人尤其是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的创新热情,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提出,广大非遗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好“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落实非遗系统性保护的工作要求,坚持固本强基、加大保护传承力度,服务大局、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自信自强、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统筹协调、完善保护体制机制,奋力谱写新时代非遗保护新篇章,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夏心旻表示,要扛起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重大使命,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非遗记录工程,健全国家、省、市、县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建设非遗人才梯队;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更多非遗工坊、体验空间和特色景区,推广“非遗+直播”“非遗+文创”“非遗+展会”等新业态新模式。

  创新展示非遗与现代生活融合成果,打造非遗传承发展学术平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坚持“守正创新,赓续薪火”。“守正”,是把延续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创新”,指非遗发展必须不断推陈出新,在不断的创新中得到生存发展;“赓续”,重在传承,非遗的真正保护在于传承和延续;“薪火”,就是要让非遗保护形成燎原之势,使民族文化根脉永续相传。

  无锡市人民政府市长赵建军认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就必须探寻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讲好非遗故事,深入挖掘精神价值与文化故事,留住历史记忆与城市情怀;创新活化传承模式,以非遗为纽带串联相关城市文商旅资源,推动非遗走进群众;做强联动产业,让非遗保护传承有回报、有地位、有奔头、有未来。

  激发创新活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在于不断融入现代生活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中色彩斑斓的宝贵遗产。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从非物质性、人之主体性、传承性、空间、立场、实践性六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进行了剖析,并呼吁要深入发掘和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承载和彰显精神文化价值是非遗特有的功能。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雒树刚表示,非遗传承延续的不只是技艺,因为技艺还承载着文化,体现着中华文化独特的世界观和自然观、人生理念和精神追求、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要做好非遗传承工作,需要从“魂”“根”“本”三方面入手,大力弘扬精神文化价值,守牢历史传统,建设好非遗传承人队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表示,在新时代保护非遗、复兴中国传统艺术体系,使传统工艺重新走进百姓日常生活,有助于确立文化自信自强,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张国有提出,非遗在当代能够存续,必须具备市场意识、消费者意识和数字化意识。市场经营和政府扶助是非遗在当代能够存续的基本条件;年轻人的需求及爱好,是非遗能够长久存续的动能和标志;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可以用数字复制的方式,将非遗的基本技法长久保存。

  年会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宜兴市人民政府承办。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