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彰显新时代大国国际形象
2024年07月29日 15: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7月29日第2943期 作者:吴月芽 王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10余年间走过了一条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提出到实践创新的历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为了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通过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而提出的创造性方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的人类情怀与高度智慧,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不但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为了帮助国际社会及时了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最新理论发展,我们迫切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行全面、正确、深刻的解读,讲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故事,展示其内蕴的 “社会主义大国”“负责任大国”“文明大国”形象。
  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中国样板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实践结合的制度创新,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提供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彰显了经济制度的优越性。长期以来,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以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障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主体的公共性和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基本前提和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同时指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通过生产关系自我革命(即改革)来解放生产力特质的写照,保障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科技基础(也即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发展动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通过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平衡增长与安全关系,畅通代际流动渠道,缩小收入差距,力求大多数人达到中等富裕水平,跳出了西方社会的低效率均衡,使经济运行更健康、更有效率、更有活力,彰显了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充满希望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彰显了政治制度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不但担负起了协调国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谐发展、引领社会伟大变革的职责,保障了生产关系自我革命的领导力量和革新力量,还担负起为人类谋进步的历史责任,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世界各国政党凝聚共识,直面世界贫富差距、发展鸿沟等重大现实问题,谋求世界共同发展繁荣,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不断增强为世界人民谋幸福的能力。中国共产党的全球视野和人类情怀充分展示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为人类社会谋求幸福的先进政党形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践的行动指南,彰显了理论的前瞻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明确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迈进的大逻辑基础上,运用以新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实现新旧发展动能平稳切换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伟大实践经验的高度浓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水到渠成的时代产物,充分展示了思想理论的前瞻性。
  为世界现代化模式多元化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深刻改变了世界现代化格局,为世界现代化模式多元化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
  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和创新。长期以来,“现代化=西方化”思维定式一度成为全球的共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登场从根本上破除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立足中国实际、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超越了美式新自由主义现代化模式和欧式福利主义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建设文明和谐、美丽富裕中国的同时,也为全球生态安全和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主张“践行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理念”,“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对内含“侵略、掠夺”基因的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真正超越。中国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了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社会主义中国必将以更加伟岸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强大生机和活力,彰显东方大国形象。
  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树立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典范。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借鉴其他现代化文明成果基础上,既遵循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又注重本土实际选择的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面对经济总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基尼系数并不低的现状,我国提出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国情相结合的正确方案,也是借鉴西方文明、避开西方福利制度弊端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全方位、均衡发展的现代化,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战后,世界上很多国家曾模仿西方的现代化模式,但事实证明,这些国家,如亚洲和拉美地区的一些国家,因为没有兼顾西方模式与本国实际国情,没有做到“西为我用”,而是生搬硬套,结果并不理想,也没有成功。因此,一个国家或民族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走向现代化,归根到底要看这条道路是否符合自身实际,能否解决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兼具中国性和西方性、传统性和现代性,以我为主,又不完全排斥西方,坚持中国传统历史和现实国情相结合,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世界上许多既想发展又想实现真正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发展模式和样本,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成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典范。
  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具象展示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凸显,共同富裕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渊源与历史背景。我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均平思想,有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有倡导“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生思想。可以说,共同富裕的思想自古有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生产力水平及社会发展形态所限,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共同富裕理想社会的追求只是一种愿景,不具现实可行性。共同富裕与中华文化之间存在一种天然的基因联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给予人民的伟大启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共同富裕的滋养土壤,不但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也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重要启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典范,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重新激活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一次光辉展示和基因凸显。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具象展示。人类文明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落后到进步的演进过程。社会主义文明是建立在人类文明全部成果基础上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新型文明。改革开放以来,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到新时代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发展提高。新时代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有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共性,又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是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也是世界文明的崭新形态,不仅具有深厚的中国特色,同时也具有鲜明的世界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贡献给人类社会的宝贵礼物,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具象展示,彰显了中国的文明大国形象。
  (作者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