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及石门石刻彰显文化研究魅力
2024年07月10日 10: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7月10日第2930期 作者:本报记者 陆航

  7月6—7日,由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唐诗之路研究会联合陕西理工大学、汉中市博物馆和汉中市石门水库管理局等多方共同举办的“2024陕西汉中·蜀道及石门石刻学术研讨会”在陕西汉中召开。来自国内高校和文博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川渝陕甘四省市蜀道研究力量,聚焦蜀道历史研究、蜀道文学研究、石门石刻研究、蜀道开发研究,推动蜀道及石门石刻文化传承发展。

  蜀道作为保存至今人力修筑的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之一,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百科全书式的丰富内涵,展示了多元文明对话、开放融合和跨越地域与族群发展的特征。“石门十三品”是蜀道及摩崖石刻的精华。汉中市博物馆馆长卢辉和汉中市石门水库管理局局长冯彦红介绍了以石门十三品为代表的褒斜道摩崖石刻历史及保护现状。20世纪70年代初,因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石门摩崖石刻的精品异地保护珍藏于汉中市博物馆。

  随着诗歌创作的兴盛,唐代形成了以蜀道书写为内容的蜀道诗。在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李芳民看来,因创作者亲身经历的区别,唐人的蜀道书写形成了悬拟想象与亲历纪行两类,在艺术上也有以物象、意象之形塑创造为主和以实录所历、呈现经行为主,但都为古代秦岭巴蜀之地域文化与文学表现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徐希平认为,诗圣杜甫与巴蜀地区有着极为特殊的关系,杜甫有关蜀道的认识包括进入蜀地之前对蜀道的想象、公元759年由陇右入蜀走完蜀道全程的实地考察,以及在蜀中生活期间对川北蜀道的深度体验,在此基础上的文学书写既有全面把握,又突出特色和重点,融入浓郁的地域文化元素,保留了极为珍贵的文化史料。

  诗人游旅,一路留下行迹,也就一路留下诗歌。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唐诗之路研究会会长、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卢盛江认为,蜀道是重要的唐诗之路,可以与浙东唐诗之路交相辉映,成为唐代文学研究的新热点。诗歌因行路中的名山胜迹而生,而诗歌名篇的产生,又使山水胜迹更有一层深厚独特的文化韵味。

  唐代蜀道文学作品不仅限于诗歌,还有一批数量不多而富有文学色彩、以蜀道为描写对象的若干赋、铭、题记(厅壁记)。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马强表示,这些有关蜀道的赋与铭不仅是唐代蜀道交通重要的文献史料,而且也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是唐代蜀道文学中难得的佳作名篇。这些蜀道赋、铭中,陈山甫《五丁力士开蜀门赋》、卢庾《梓潼神鼎赋》、孙樵《出蜀赋》、李远《题桥赋》、欧阳詹《栈道铭》、柳宗元《剑门铭》、李德裕《剑门铭》等,或概括地域地理特征、风土方物,或形象记述疏通山道驿路过程,或针砭时弊,感叹世道衰落,都有较高思想性与艺术性,使得这一时期的蜀道文学呈现多元发展、异彩纷呈的景象,成为唐代文学一道引人注目的绚丽风景线。

  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赵静用当代科技知识揭示文物在历史上蕴含的科技基因,佐证了栈道是人类杰出智慧的代表,这一景观的产生是古人依靠自身的智慧和胆略,就地取材,突破障碍,变天堑为通途的杰出创造。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数据与分析,能够夯实对蜀道科学价值的评价,进一步彰显栈道文物不仅是中国交通发展史上的重要实证,亦在研究蜀道历史和发展变迁中有重要地位,为后续文物保护方案与保护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梁中效提出,宋代的汉中是大西北与大西南之间的战略要地,政治家、军事家、文人墨客都非常关注汉中,在兴修水利的同时,开启了石门石刻研究与传播的热潮;北宋金石学的兴起,使石门石刻的研究成为全国化、规范化的学术,而南宋则将石门石刻的保护与开发结合起来,开创了近世代石门石刻研究的先声。

  汉中市石门水库管理局喻东平介绍,汉中市积极推进建设“汉中三堰”灌溉工程遗产纪念馆、石门水利展览馆以及以汉中水文化为核心要素的石门水利风景区,通过举办展览、学术研讨活动等,加强宣传展示,讲好石门故事,在文旅活动中强化石门文化的浸润度,让人们在零距离的接触中感受石门文化的辉煌历史和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