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共情理论研究需关注更多因素
2024年07月09日 10: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7月9日第2929期 作者:赵琪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人们如何与跟自己性格迥异的人交往?这些差异会造成社交障碍吗?社会科学界正在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努力探索人们在社会交往背后的心理过程。近日,英国巴斯大学心理学高级讲师普尼特·沙阿(Punit Shah)、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心理学讲师露西·安妮·利文斯顿(Lucy Anne Livingston)等人在“对话”网撰文表示,“双重共情问题”(double-empathy problem)这一概念最近越来越流行,并被认为是解释社交障碍人群心理过程的重要概念。然而,双重共情理论研究尚未综合多种潜在因素,因此,研究人员需要对此保持谨慎。

  身份和沟通方式差异很大的人可能会发现彼此更难产生共情,这种双向困难被称为双重共情问题。沙阿和利文斯顿等人表示,过去10年里,关于双重共情理论的研究发展迅速,一些学者用这种理论解释为什么社会中的不同群体难以相互共情,进而可能导致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出现,如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或群体间的紧张关系等。然而,双重共情理论研究还存在很多缺陷,例如,它关注的人群范围过于狭窄,没有考虑影响不同群体间产生共情的其他社会因素等。此外,该理论也未将心理神经科学纳入对共情问题的讨论。相反,它混淆了“共情”(从心理上感受到其他人的情绪)与其他类似现象,如“心智化”(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人们的想法)。

  由于双重共情理论研究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大多数测试该理论的实验都比较混乱。许多研究人员声称自己正在研究双重共情问题,却并没有对共情水平进行有效测量。与此同时,双重共情理论研究也相当依赖人们对生活经历等的主观报告,而非专家评估,这也有可能带来问题。总的来说,现有关于双重共情理论的核心主张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支撑,身份相似并不一定意味着彼此之间有更高水平的共情。这是一个需要被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相关研究呈现出更好地帮助社交障碍人群克服困难的潜力。在沙阿和利文斯顿等人看来,需要对社交互动进行更多的神经科学研究。他们预计,“超扫描”(同时扫描多个人的大脑)等脑成像技术将有助于揭示不同人的大脑作用模式,这种技术可用于测试互动者之间的相似性如何影响他们的大脑活动。为了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研究人员还可将这项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应用。

  沙阿和利文斯顿等人提出,相比生活在更同质化的社区的人,生活在多元化程度高的社区的人更能容忍与自己差异较大的人。尽管存在种族和文化差异,但他们最终会认为,自己和他人属于同一个社区,而且更善于考虑他人的观点。与来自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可能会让人们不再那么在意差异,而注重在其他方面发现共同点。

  人类经验丰富而复杂。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或有不同沟通方式的两个人,并不一定在价值观或兴趣等其他方面就不能高度相似。有时,来自相似背景的人也很难相互理解,但却能够对差异很大的他人怀有极高水平的共情。例如,流离失所的难民。其实,研究人员可以将双重共情理论研究作为未来研究的跳板。以共情为切入点确实有助于应对各类复杂的社会问题,促进提升社会凝聚力,但学术研究必须走上正确的轨道,才能真正发挥其潜力。

  (赵琪/编译)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