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形成家风文化建设合力
2024年06月28日 09: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6月28日第2922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广禄

  6月23日,第四届全国家风文化论坛在安徽淮北市举行。与会学者认为,近年来,学界和社会对家风文化概念的研究与认识不断深化,要进一步推动形成家风文化建设合力,实现家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尚。

  赓续中国传统家文化血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宝贵的财富。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包含家风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传承和弘扬工作,努力推动全社会把爱家和爱国相统一,赓续中国传统家文化血脉,推进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

  淮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高玉兰认为,要坚持以德治家、以学兴家,让良好的家风薪火相传,扎实推动传统家风家教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发展,在言传身教中塑造时代新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家庭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江苏师范大学中华家文化研究院院长陈延斌表示,家风不仅是家庭的精神内核、社会的价值缩影,还是世风民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家风建设是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环节,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源。要以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为重点,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突出少年儿童品德教育,凝聚学界、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力量,形成推进家风文化建设合力,为民族复兴和国家未来开创家风家教建设新局面。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淑文认为,新时代家庭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既需要继承传统,也需要融入时代精神,在优秀传统家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积极引导与升华家国情怀,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家庭观落地生根。

  当前,名人家风、红色家风备受关注,但对民间优秀家风的挖掘与整理相对滞后。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桂蓉认为,优秀家风是人们日用而不觉的精神遗产,拥有广泛的社会心理认同。要深刻认识优秀家风的独到价值,传承发展具有个性化、素朴化、零散化特征的优秀家风。

  将新时代家风建设落到实处

  池州学院家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晓峰认为,家风与学风相辅相成。传承家风、涵育学风,应将优秀家风文化引入校园,把“崇德”“崇学”“崇俭”“崇廉”“崇劳”等内容融入文化育人过程,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的落地生根问题,增强教育教学吸引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路丙辉提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家风建设,要树立优良家风样本,确立家庭教育“教本”,打造家风建设蓝本。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认为,红色家书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性鲜明、思想性强烈,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密切关联。在新时代家风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和发挥红色家书的时代价值,使革命先烈、老一辈革命家、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人物的家书成为新时代家风建设的重要资源。

  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不仅关系自身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威表示,要深入探究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问题,探索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现实举措,助力作风建设常态化与长效化。

  会议由全国家文化研究机构联席会议秘书处、淮北师范大学、池州学院主办。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