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4年06月12日 09: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6月12日第2910期 作者:张小平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创新理论成果,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体用贯通,有力破解了“古今中西”之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和坚定文化支撑。

  融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西”之争转变为“中西马”三者之争。此后百余年,思想文化之争一直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发展。文化复古主义者拒斥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地位是“鹊巢鸠占”;文化自由主义者主张“全盘西化”,否定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第二个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指出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认为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充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有效融通,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重元素共同塑造出的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公认的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世界几大古老文明均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断五千多年。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富有创新精神。“日新”“革新”观念成为中国历史上社会变革的不竭动力,成为今天开拓创新的精神基因。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秦汉以来,中国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在一些历史时期曾出现过分裂局面,但统一始终是主流。任何古老的文明如果不能保持稳定的国家结构和相对稳定的疆域,那么国家分裂和民族间争斗便会不断。随着民族矛盾尖锐导致统一国家的分裂和解体,又会造成文化发展的中断。因此,没有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和谐,就不会有文化传统的延续。反之,增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文明凝聚力,必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文明的传承发展。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多年绵延不断,与时俱进的原因在于其具有开放、吸纳、包容异质文明的能力。当遭遇由社会危机引发的文明危机时,中华民族能依据时代和社会的变迁,通过文明内部的自我批判、自我改造从而实现文明的创新发展,以及文明形态的近现代转换。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承认并尊重事物的多样性、差异性,以“和”呼应“多”,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追求;崇尚亲仁善邻、讲信修睦,追求天下太平;崇尚以和为贵,主张不同文明应该互学互鉴,平等交流;反对文明冲突,坚持对话而非对抗。在处理民族关系、国际关系方面,中华文明主张协和万邦、热爱和平,反对侵略,坚信“国虽大,好战必亡”,主张民族不分大小,国家不分强弱,应本着相互平等的原则实行共同发展。

  打破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对立思维

  中国近代的时代中心问题是如何走上现代化道路,其在政治思想领域表现为“古今中西”之争。一方面,面对物质落后的客观事实,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迫切希望走上现代化道路;另一方面,其又要坚持本民族在精神层面的特色,认定这种本土特色文化必将解决西方国家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这种两难选择的根源在于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割裂传统与现代,认为必须抛弃传统才能走上现代化道路。

  习近平文化思想将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提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是坚持文化发展继承性与变革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原则的高度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在连续性和稳定性上,这也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从未中断的原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总是展现出开放包容、自我更新的能力,体现出变革性和时代性。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以守正创新的理念对待传统文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分析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摒弃与现代文明冲突的部分,扬弃与现代文明不相容的内容,保留与现代文明相契合的精华。既要看到古今之间的连续性,又要看到变革性,把握古今之同与古今之变,以古鉴今,而不是厚古薄今、以古非今。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独特优势,破解“古今中西”之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的实践向世界说明了一个道理: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中国探索出一条非西方化的现代化道路,就是因为能够正确处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始终坚持传统与现代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给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深厚的底蕴。中国式现代化从多层面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起民族文化自信的坚固根基。同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我们努力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提出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提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文明交流对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这种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坚持胸怀天下,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广泛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超越,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才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综合创新,将“古今中西”之争转换为古今文化相通与文明交流互鉴,以交融会通的方式促进文化更新进步,产生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

  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体现为独立性、自觉性和能动性。独立性是肯定自己的独立存在。自觉性即具有自我意识,自己能认识自己,能意识到自己的独立存在。能动性即具有改造环境的能动力量,而不屈服于环境。中华民族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文化主体性使一个民族得以以独立的身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一个民族具有的自觉的内在凝聚力,是推动民族延续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只有巩固文化主体性,才能在根本上确立起民族精神的独立性,构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激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创造力。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