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技术改变国际安全观念
2023年09月07日 09: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9月7日第2730期 作者:董柞壮

  技术的发展在不同维度上对国际安全产生深远影响,既可以改变安全的物质基础和实现方式,也可以推动安全观念或意识的改变。当前,各类无人机的广泛应用便是其中一例。无人机的使用不仅是各类冲突的技术特征,也成为大国安全博弈的时代标签。在安全领域,无人机一方面带来了显而易见的技术颠覆,部分地改变了国际安全的规则;另一方面则被人为赋予了额外的政治含义,成为政治隐喻的载体,对安全观念的改变产生了微妙的作用。

  技术颠覆与政治隐喻

  作为一项武力工具,无人机在技术上对传统的冲突形式产生了冲击。既有的安全研究对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已经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产生的担忧集中于其被滥用的可能性,这主要基于两个维度的考量。一是无人机降低了部分国家使用武力的国内成本,让武力的使用变得更加容易和普遍,增加了冲突发生与升级的可能性。二是无人机的攻击方式降低了面对面攻击的可能,间接降低了伤亡,同时相对于导弹武器的敌意更低,使用上更加灵活,从而更容易在冲突中应用。然而,无人机在技术上的颠覆带来的安全风险总体上是可控的。无人机激发了针对非军事人员使用武力的安全文化,但是既未改变战争的规则与结果,也不会激化既有的矛盾或引发新的冲突,甚至对发生袭击的区域安全秩序的影响也十分有限。

  无人机虽然已经在战场上崭露头角,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尚不具备改变冲突进程的能力,对传统空战和陆战的影响较为有限。无人机未能如机枪、导弹等武器改变战场上的攻防态势,更无法对基于核武器的战略威慑构成挑战。无人机在技术上的颠覆主要体现为技术的扩散,让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使用武力的成本降低,进而改变了使用武力时的手段排序。相应地,应对无人机技术颠覆的主要手段是防扩散,以减少其被滥用的可能性。

  在技术颠覆之外,无人机也会改变安全的观念,方式之一是隐喻,即作为一种象征或符号,冲击国家间的安全关系。在无人机参与的大量安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固有的形象和价值,被人为赋予额外的政治含义,改变了其传播效果,进而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

  作为一种修辞手法,隐喻能够重塑观众的思想和心理过程。一般而言,隐喻的目的是强调事物的一个方面或维度,主要的实现方式是将一种事物表述为另一种,以实现意义的转移。隐喻的主要作用方式是借助语言工具,提供一套叙事框架。更为重要的是,隐喻提供的替代性话语体系并非显性的话语表达,而是隐含着价值、偏好和期望。在国际政治中,隐喻是塑造话语权的常用手段,因为隐喻能够改变公众和决策者的预期、引发联想,从而影响决策的选择与执行。

  在国际关系中,隐喻在不同议题中被广泛使用。例如在安全领域,既有研究讨论了美国军方以“网络空间”来描绘互联网内容的原因。这一词汇暗示网络空间与传统的地缘政治空间具有类似属性。在地缘空间中,国家间存在权力的竞争,也面临安全上的挑战,以网络空间来表述互联网则试图让他人联想到网络空间同样如此。由此,在威斯特伐利亚式的网络空间中,政府的军事部门介入就具有正当性,以传统的安全手段维护其利益就显得更加合理。

  无人机的政治隐喻

  无人机具有类似的隐喻功能。作为一项中性的技术或装备,无人机被赋予政治含义后成为一个隐喻的语言符号,并影响国家对安全的思考、认知方式,影响国家间的安全关系。无人机在冲突中的使用并不鲜见,类似无人机的武器早已被应用于战场,包括早期的无人作战飞行器和遥控坦克等,甚至在19世纪,无人气球就已被用于战争行动。当前无人机的广泛使用主要是美国反恐战争推动的结果,当然,无人机的政治隐喻并不必然是单一含义,而是存在多重隐喻甚至隐喻的冲突。其政治隐喻对国际安全构成如下四方面影响。

  一是作为渲染他国威胁的符号象征。自阿富汗战争以来,无人机被美国广泛用于反恐行动,其特征是远距离操作无人飞行器以消灭对手,且自身面临的危险极低。无人机往往被视为单方面杀戮的武器,无须面对面战斗导致缺乏同理心。由此来看,尽管无人机的攻击强度远不如导弹等传统武器,在危机和冲突中使用无人机却被视为严重的挑衅,即不负责任地进攻或被攻击。在大国博弈中,无人机的这一隐喻特性常被用以渲染威胁。

  二是作为侵犯隐私和自由的敌意平台。在反恐战争中,无人机的一个突出优势是持续在空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监控能力,从而为各类军事行动提供情报信息。同样在各类区域争端中,无人机也被委以侦查、试探的重任,从而具有搜集信息的政治隐喻。在和平时期,无人机以及类似装备的使用,容易被视为对情报等机密隐私的侵犯,以及对个体隐私和自由的侵犯,所以容易被视为增加敌意的信号。无人机平台的侵犯隐私隐喻,使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也容易被解读为敌意行为。同时,无人机引发的对侵犯隐私的顾虑,在国内可以通过立法的方式加以解决,而在国际政治特别是国际危机中则难以根除。无人机以及类似装备被赋予的这一隐喻,导致其在使用时容易引发他国的不安全感,甚至被夸大宣传为直接的安全威胁,尽管使用无人机的直接目的不在于此。

  三是作为技术领先的象征引发技术竞争。由于无人机在国际安全领域的重大潜力,无人机的技术、生产开始成为安全议题,成为更广泛的国家安全隐喻的一部分。同时,民用无人机在许多武装冲突中被广泛应用,包括民用无人机在内的无人机技术也成为大国安全竞争的一部分,被视为信息时代国家安全能力的象征。由此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一国的无人机以及相关的无人机生产、研发企业也会广泛地被视为威胁,低成本地批量生产无人机成为攻击能力的显著指标。同时,对于军事能力较弱的国家而言,通过发展或引入无人机,可以向国内民众表明国家安全能力的改善,并通过对外展示无人机武力的方式来暗示本国国防能力的提升。

  四是隐喻模糊引发战略误判。在国际安全危机事件中,选择何种应对方式、使用何种军备工具,能够发出不同的危机信号,影响危机的走向。然而,各国对同一类军备工具的认知存在差异,导致在解读对手意图、决心等信号时可能存在误判。对无人机而言,不同行为体对其政治隐喻的认知存在分歧。一方出动无人机,本意可能是降低冲突和敌意,即以机器人而非直接的战斗人员参与危机事件,因为相对于有人驾驶飞机,无人机展现的攻击能力和攻击意图更低。无人机具有远程操控、精准攻击的特征,在反恐战争中使用无人机被视为精准的“外科手术式”攻击而非误判的结果。因而,无人机的使用容易被视为蓄谋已久的行为而非无意的举动。此外,国家在对外使用武力时,无人机被描绘为对平民的伤害小、精准打击的武器,成为攻击合法性与正义性的象征,而被攻击一方则可能将其视为不负责任的行为,加剧敌意的累积,导致冲突升级。

  (作者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