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更加紧密的中拉命运共同体
2024年12月09日 15: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2月9日第3031期 作者:◇[墨西哥]拉克尔·伊萨马拉·莱昂·德拉罗萨(Raquel Isamara León de la Rosa)/文 陈密容/译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理念是,世界各国必须携手共同应对未来挑战,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和平发展。当今世界,“全球南方”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不足,而拉美地区是“全球南方”的一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状况。本文旨在探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与目标,以及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成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三方面出发理解其理论基础。

  第一个方面是历史。在欧洲殖民主义之前,中华文明就已提供了一种文明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重现中国历史的辉煌及其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如今,历史叙事在中国的制度化,是当今学术界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

  第二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学术界重新解读了马克思的“真正的共同体”(real community)思想,这一思想的前提是个人与集体利益相一致,基础是“联合”(association)。

  第三个方面是国际关系。从国际关系学的角度来看,21世纪推动了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形成,诸如秦亚青、赵汀阳等学者是其中代表人物。秦亚青汲取古代中国智慧,提出了“关系主义”世界政治理论;赵汀阳梳理了中国的历史性,提出“旋涡模式”,将中国的发展方式解释为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旋涡,“天下体系”是化解旋涡冲突而兼收并蓄的优秀制度。最近,有学者梳理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在海内外如何被解读。一些中国学者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为全球治理的一种理论创新,另一些学者将之视为倡导安全与合作的一种工具,还有学者认为它是亚洲新经济秩序的一种倡议,而这种秩序也涵盖安全与文化。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制度化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2013—2024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制度化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程中,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国家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并建立了多种机制。例如,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丝路基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同时,中国还举办了各种国际会议和论坛,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金砖国家峰会和二十国集团(G20)峰会。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题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该文件确立了以下几点。

  第一,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目的就是回答“人类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为彷徨求索的世界照亮前行之路,为各国人民走向携手同心共护家园、共享繁荣的美好未来贡献中国方案。

  第二,相互依存是历史大势。世界各国人民珍视和平、扩大合作、共同发展的意识显著提升。同时,和平赤字不断加深、发展赤字持续扩大、安全赤字日益凸显、治理赤字更加严峻。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第三,站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人类面临两种截然不同的取向:一种是重拾冷战思维,挑动分裂对立,制造集团对抗;另一种是从人类共同福祉出发,致力团结合作,倡导开放共赢,践行平等尊重。随着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现行国际秩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一面更加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和谐共生、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世界各国同呼吸、共命运,具有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和谐共处、多元互鉴、团结协作的鲜明特征。

  第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基于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实践,继承弘扬新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吸收借鉴人类社会优秀文明成果,彰显了悠久的历史传承、鲜明的时代印记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第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成果

  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出席在巴西利亚举行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发表题为《努力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习近平主席提议,通过这次会晤,共同宣布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努力构建政治上真诚互信、经贸上合作共赢、人文上互学互鉴、国际事务中密切协作、整体合作和双边关系相互促进的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为此,习近平主席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第一,坚持平等相待,始终真诚相助。道路决定命运。中拉应该坚定支持对方走符合各自国情的发展道路,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深化战略互信,继续在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稳定发展等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中方重申支持拉美推进地区一体化,实现联合自强,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二,坚持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中拉经济互补性强,发展战略相互契合,加强合作具备天然优势。中方倡议双方共同构建“1+3+6”合作新框架,推动中拉务实合作在快车道上全面深入发展。“1”就是“一个规划”,即以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实现各自发展战略对接。“3”就是“三大引擎”,即以贸易、投资、金融合作为动力,推动中拉务实合作全面发展。双方应该发挥贸易对中拉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作用,优化贸易结构,促进拉美国家传统优势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对华出口,并在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等领域扩大合作,力争实现10年内中拉贸易规模达5000亿美元。“6”就是“六大领域”,即以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科技创新、信息技术为合作重点,推进中拉产业对接,推动中拉互利合作深入发展。

  第三,坚持交流互鉴,巩固世代友好。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方愿意同拉美国家加强政府、立法机构、政党、地方交往,加强教育、文化、体育、新闻、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开展文明对话,使双方人民在文化上彼此欣赏、心灵上相亲相近,夯实中拉关系长远发展民意基础。

  第四,坚持国际协作,维护共同权益。中拉在全球事务中加强协调和配合,对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坚持整体合作,促进双边关系。中方愿意在中国—拉共体论坛框架内,同拉美和加勒比区域组织和次区域组织开展对话合作,办好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打造全面均衡的中拉整体合作网络。

  2016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秘鲁国会发表题为《同舟共济、扬帆远航,共创中拉关系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要加强在全球性问题上的战略沟通和对话,努力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中国与拉美地区日益丰富的联系不仅加强了双边政治关系,还深化了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技术等领域的合作。这也推进了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使双边合作更加多元化,涵盖多个层面。新冠疫情是促使双边关系多元化的因素之一,疫情发生后,中国迅速向34国派出了38支抗疫专家组,同时指导长期派驻在50多个国家的中国援外医疗队参与相关抗疫工作。这些国家主要位于拉丁美洲、东南亚、非洲和中东等地区,都属于“全球南方”。就拉美地区而言,中国—拉共体论坛是以上活动在该地区开展的重要渠道。

  在“三大引擎”领域,尽管疫情影响了商业发展,中拉关系却在持续深化。数据显示,2023年中拉贸易额突破4890亿美元。就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等新兴出口产品而言,中拉联动的潜力不断增加,其中位于拉丁美洲的锂三角——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具有地理战略意义。在技术领域,中拉合作更加凸显,中国的技术赋能是拉美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另一个关键方面。例如,在秘鲁钱凯港的大型项目中,中远海运公司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提出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旨在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前规划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工业体系,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模式。这种模式将加大对横向技术的投入,尤其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和生物技术,而拉丁美洲在这方面也是一个战略区域。

  拉美地区在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已取得诸多实质性进展。截至2024年11月,拉美地区已有22国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过去十年中,拉共体一直是该地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制度化的重要渠道。

  中拉关系的发展历程表明,受不同条件的影响,中国与拉美地区的对话不一定要遵循中非合作论坛等类似机制。通过民间外交有效加强中拉关系,可以被视为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系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所所长、墨西哥普埃布拉自治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