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文化背景下的白日梦价值
2024年07月12日 10: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7月12日第2932期 作者:崔岫/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俄罗斯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官方网站近日发文表示,该大学的研究人员探讨了梦在俄罗斯文化背景下的作用,并得出结论认为,建设性的白日梦可以帮助人们洞察自己的生活轨迹、发现自己存在的意义、获得平衡的时间视角,同时也可以促进个人成长、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研究人员认为,白日梦是一种意义深远的个人体验,但人们并不总是对其持积极看法。心理学家常认为白日梦是一种逃避复杂现实的手段,会让人陷入无果幻想。而教师们则认为做白日梦是注意力不集中和无法在学业上取得进步的原因。对白日梦进行实证研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是因为,一方面,白日梦可能短暂且微不足道;另一方面,它是私密的,并与个人经历交织在一起。

  研究人员对白日梦的类型进行了区分,将其分为享乐主义白日梦、补偿性白日梦和建设性白日梦。享乐主义白日梦与渴望体验当时当地的快乐有关。例如,在天气阴冷时,人们可能会在白日梦中幻想自己正在海边度假。补偿性白日梦的出现则多是为了弥合个人价值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旨在缓解挫败感。许多年轻人在白日梦中幻想获得了名利、成功或者使社会变得更加公平公正,从而抵消自我怀疑情绪和对自己缺点的认识以及对不完美世界的遗憾。在白日梦中,人们可以与历史上的作家、艺术家、诗人等杰出人物进行想象中的对话。而建设性白日梦则与人们理想中的未来相关。例如,在白日梦中想象人们永远不会生病或死亡,可能会激励年轻人从事科学或医学方面的工作。

  为了对建设性白日梦的功能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份“建设性白日梦问卷”,并对社交网络和心理学相关网站的用户进行了匿名在线调查。该问卷可以评估建设性白日梦的总体程度及其特征,包括白日梦的存在、人们在白日梦中的沉浸程度、白日梦的好处以及人们在多大程度上相信梦想可以实现等。受访者被要求按从1到5的等级来评价各种与白日梦有关的陈述对他们来说真实程度如何。相关陈述包括“白日梦是空虚而无益的活动”“我不需要做白日梦,世界上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如果你相信自己的梦想,它就一定会实现”,等等。研究人员还询问了受访者做白日梦的频率(每天多次、每周一次、每月一次等),以及受访者的梦境是否与其过去、现状或未来有关。

  调研结果证实了建设性白日梦可以在调节心理活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假设。研究人员发现,第一,建设性白日梦与更大的独立性、对自身能力的信念、对人生意义的体会以及个人选择的真实性有关。第二,建设性白日梦与平衡的时间视角和有效的时间管理相关。常做建设性白日梦的人能够整合与其过去的经历、现在的处境和期望的未来有关的基本要素,从而避免固定在特定的时间间隔。也就是说不会总是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或对未来的幻想中,而不在现实中做出努力,或者总是只看到眼前,而不去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或展望未来。研究人员还总结了倾向于宿命论和执着于过去负面经历的人的表现,提出这类人一方面对未来的梦想很少,对白日梦的可实现性和实用性心存怀疑;另一方面,又倾向于退回到幻想中。第三,建设性白日梦中存在寻求个人幸福的动机,即与实现个人成长发展、提升适应力等有关的动机。这将建设性白日梦与享乐主义白日梦区分开来,在这里,追求幸福与承受压力和做出努力有关。

  研究人员认为,其成果表明,在俄罗斯文化背景下,白日梦不仅仅是一种缓解紧张和释放情绪的机制,建设性白日梦是面向未来的,它给予希望并让生活充满意义。此外,梦和做梦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表现形式不同。在斯拉夫语中,“梦”的词源可以追溯到“闪光”或“闪耀”等动词。在俄语语言背景下,白日梦被认为是某种模糊的、不明确的、看似不可能却令人向往的、面向未来的事物。因此,在用俄语开发调查问卷时,研究人员在问卷中加入了各种相关陈述,以捕捉俄语环境下人们对梦境和白日梦的理解的细微差别。

  (崔岫/编译)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