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视角可揭示非洲文学丰富面貌
2024年06月03日 14: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6月3日第2904期 作者:本报记者 白乐 练志闲

  作为超越种族、地区、国别的“结实种子”,文学播撒于文化交融、思想交汇与历史往来的广阔田地中。非洲文学植根于其丰富多元的文化土壤,其发展历程深受多重因素的塑造。从奴隶贸易的伤痕到殖民主义的阴影,再到泛非主义的觉醒、国家独立的欢呼、后殖民时代的反思,直至全球化浪潮与移民散居的经历,这些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进程对非洲文学的兴起与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随着“全球南方”的崛起以及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全球知识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对于非洲文学的研究兴趣与热情随之高涨。亚洲国家尤其中国视角的融入,为非洲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近日,在由浙江师范大学主办,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共同承办的2024年非洲文学国际学术会议期间,多国学者围绕非洲文学研究的特点、形态与趋势等议题展开研讨与探究。

  从反殖民主义到移民叙事

  由于深受西方长期殖民的影响,殖民记忆在早期非洲文学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当代非洲文学中仍可寻见。南非金山大学非洲文学系副教授格蕾丝·穆西拉(Grace Musila)认为,反殖民主义主题是非洲文学的一大重点研究领域。殖民时期遗留的民族与种族问题、殖民主义对非洲社会经济造成的深重灾难、试图挣脱殖民主义束缚的努力、追求民族独立与自主发展等议题,在非洲后殖民时期对民族与国家自由的持续讨论中仍在延续。

  穆西拉表示,从反殖民斗争中的文化民族主义到获得独立的欣喜,再到之后随着全球资本的介入而产生幻灭感,非洲文学经历了跨越时空的多重演变。穆西拉通过对非洲作品中的反殖民主义与民族解放运动相关叙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民族解放运动自身也面临着一些形式的矛盾这一结论。在她看来,与民族解放相关的文学反思一方面需要应对与追求全人类自由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要应对暴力作为解放工具所造成的哲学困扰。

  除了反殖民主义相关叙事,大量的非洲文学作品也深刻折射出移民叙事主题。韩国科学技术院教授李锡浩(Lee Seok-Ho)以202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坦桑尼亚裔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独特的三重身份背景为例,介绍了非洲文学作品中映射出的移民叙事及其背后的难民困境,展现了非洲—印度洋区域的复杂性,以及对于移民心理的深层探索。古尔纳1948年出生于现隶属于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20世纪60年代作为难民移居英国。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词中称,古尔纳毫不妥协并充满同理心地深入探索着殖民主义的影响,关切着那些夹杂在文化和地缘裂隙间难民的命运。

  李锡浩认为,长期以来,非洲文学作品深受西方中心思想的影响。自苏丹作家塔耶卜·萨利赫(Tayeb Salih)写下《北迁季节》以来,非洲移民写作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典型性,倾向于将非洲大陆描绘为绝望之地,而将欧洲大陆描绘为天堂。为推翻这种传统叙事结构,一种新的移民叙事随之出现。在这一转折进程中,古尔纳的文学作品在构建新型叙事、进一步打破“西方中心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古尔纳身为穆斯林、拥有阿拉伯血统、出生于非洲地区,出于这样复杂而多样的三重身份,他拒绝接受传统移民叙事,并呈现了富有自身特色的原创作品。与西方所主导的非洲传统叙事不同,古尔纳作品将后曼德拉时代的非洲描绘为天堂,而将北方的欧洲描绘为失落的乐园。

  非洲文学呼唤本土书写范式

  为摆脱长期以来西方范式的影响,非洲文学作品从未放弃追求属于本土的书写范式和思维模式。在莫桑比克爱德华多·蒙德拉内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研究与推广办副主任卡洛斯·费南德斯(Carlos Fernandes)看来,莫桑比克史学界存在关于“民族解放叙事被刻意保持口头传播以维系政权真理”的说法。然而,事实上,除了口头传播,书面形式很早就作为一种记录民族解放历史的方法而存在,爱德华多·蒙德拉内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是这一过程的核心参与者。

  尼日利亚乌卡里联邦大学英语与文学研究系教授伊那图斯·楚克乌马(Ignatius Chukwumah)阐释到,从口头文学到书面文学,非洲文学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非洲人民拥有自身特有的宇宙观、价值观,而非洲文学作品能够有效地助力呈现非洲大陆的现实原貌。如今,当代非洲作品在描绘过去受西方殖民影响的一个失败而落寞的轨迹的同时,致力于还原一个曾经迷失自我的真实非洲。

  “对于那些第一次接触非洲文学作品的读者而言,非洲文学作品的这一努力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一些非洲作品尝试使用土著方法分析非洲最流行的文本。例如,恩古吉·瓦·提安哥的《孩子,你别哭》采用了非洲土著‘乌贾马’式的书写方式。这一方式根植于非洲家庭和亲属关系,象征着非洲传统社会中的互助合作,是一种有别于西方文学范式的形式。”楚克乌马补充说。

  增加非洲文学研究的多样视角

  学术界认为,以往与非洲文学研究有关的学术对话,多局限于非洲与西方之间的历史,而忽视了“全球南方”的视角,尤其是中国文学视野为非洲文学带去的影响力。近年来,随着中非对彼此文学的兴趣与日俱增,中国文学为传统非洲文学研究框架带来了新机遇。

  南非金山大学文学、语言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丹·奥吉旺(Dan Ojwang)以自身参与中非文学交流的经验总结称,要实现真正的双向互动,应避免中国文学的知识单方面流向非洲,或是非洲单方面向中国解释自己的文学。“我们十分欣喜地看到,如今的中非文学交流踏上了一条彼此契合的道路。中国学者从非洲视野展开了成果丰硕的非洲文学研究,非洲学者对于中国文学也产生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新认知与新理解。在继续关注双方文学前瞻趋势的同时,来自中国与非洲的学者意识到,文学并非孤立地存在,作为实现政治、经济与社会目标的工具,文学交流互鉴不应局限于人们眼前的狭窄空间。正因如此,中非文学互动在近几年愈加频繁,我希望这一趋势在未来能够延续。”奥吉旺说。

  事实上,中国文学与非洲文学在诸多领域存在相似性。非洲文学中蕴含的关注人性、追求正义、尊重自然等主题,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和合共生的理念不谋而合。苏丹喀土穆大学中文系主任巴达伟(Albadawe Abdalla)长期致力于中国作家鲁迅与苏丹作家穆阿维亚·穆罕默德·努尔的作品比较研究。通过对二者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后,巴达伟表示,鲁迅与努尔虽远隔重洋,但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二人拥有相似的人生经历与教育背景。二人均接受过正统教育,随后同样做出了弃医从文的选择,分别成为了中国与非洲社会运动中的重要人物。

  巴达伟继续介绍称,鲁迅与努尔都坚信文学是社会觉醒的手段,是对抗殖民压迫的工具。他们都试图从思想与教育的层面改变民族精神与国家命运、试图通过知识分子的力量带领国家走上更为独立自主的道路。这些类似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塑造了二人文学作品的诸多共性。鲁迅与努尔的作品跨越文化和地理界限,共同展现了反抗殖民主义、激发民族觉醒的强大力量。两位作家都用自己的作品批判性地描绘了所处的社会与时代,探讨了复杂的人性问题。

  另一些学者也深入剖析了非洲东南部国家津巴布韦文学作品的发展现状。南非金山大学英语教授罗伯特·穆鹏德(Robert Muponde)以津巴布韦白人作家约翰·埃佩尔(John Eppel)的小说《缺席了,英语教师》为例评论到,该作品通过讽刺与深刻的文化洞察,探讨了津巴布韦后殖民时期语言、身份与归属感的复杂议题,揭示了在社会剧变背景下个人对于文化的适应与重生。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蓝云春提到,2000年以来,津巴布韦出版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呈现出多样性和精湛技艺。这些作品融合了黑人作家与白人作家视角,在写作中运用了精湛的叙事技巧。然而,在当前的津巴布韦文学中,仍有许多研究将黑人作家和白人作家的写作相分割,片面地关注津巴布韦人民的苦难经历,过于突出非洲文学的政治关切,从而强化了非洲作为“灾难”大陆的单一形象,造成了国际大众认为津巴布韦文学政治性多于艺术性的刻板印象。

  “这种认知偏见,与津巴布韦的政治两极分化以及非洲文学长期关注国家政治与社会现实的传统叙事有关。从中国视角研究21世纪津巴布韦文学,则有助于更全面、客观地审视津巴布韦文学,从而助力揭示更为丰富的非洲文学面貌以及非洲文化多样性。”蓝云春如此总结。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非洲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汪琳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