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庆祝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40周年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研究”学术论坛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与会学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样态与发展前景。
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
与会学者提出,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北京化工大学党委书记刘贵芹认为,要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论支撑和根本依据,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不负重托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及其研究是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新发展的关键。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孙其昂提出,思政教育基础理论功能具有人类社会特殊的逻辑功能,包含观念功能、理论功能、学术功能、基础功能等。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功能具有深层性、内隐性、逻辑性、长远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以实际功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并在理论体系发展完善、教材建设、人才培养、知识共同体等有关载体上体现其成效。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40年来,在数字技术形态演进中的“变”中之“常”,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三个规律性的启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党委书记冯培提出,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之际青年学生的“常”中之“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把握导向为魂之“常”,引领需求变化之“新”,强化教育的敏感度和契合度;把握贯通为要之“常”,营造生态场景之“新”,深化工作的关联度和共享度;把握内容为王之“常”,构建传播供给之“新”,提高传导的精准度和鲜活度。
改革开放以来,思政教育学科从概念生成到形成科学,再到建立专业学科,实现了里程碑式跨越。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佘双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科学化发展的重大成就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形塑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培育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化发展过程也存在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的问题、专业发展与学科发展问题以及全员化与专业化的问题。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要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础,聚焦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变革。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的体现。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国希认为,文化主体性的突显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显著特征。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根基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来的创造性实践和创新性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叙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通过主客体在空间中的行动、交流和互动,来传递教育情感、主题和信息。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项久雨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叙事中,主客体通过双向互动建构起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导与接受,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达成。理解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叙事,需要辩证地把握“城市空间”与“乡村空间”、“教学空间”与“生活空间”、“实体空间”与“网络空间”、“环境空间”与“人造空间”等不同空间样态及其所蕴含的空间特性,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多样化、审美化、体验化和碎片化趋势。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藏,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推动。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刘书林认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办学兴教、化民成俗的经验和教育思想,做好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和意识形态工作。
育人文化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卢黎歌提出,育人文化以其承载的“道”为内容,以“真”“善”“美”三维化人,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品位。卢黎歌认为,在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要加强特色育人文化建设,在坚持科学理论指导下系统推进特色育人文化建设,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高质量推进特色育人文化建设,在厘清文化育人机理中典范式推进特色育人文化建设。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满意认为,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源自数字技术风险、主观创设、场景供给不足等方面。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纾解,需要坚持树立“数字育人”新理念,树立协同共进新生态理念,重塑思想政治教育全链路场景系统。
会议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