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翻译难以体现人文情怀
2024年01月23日 14: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月23日第2821期 作者:翁榕

  

 

 

    人工智能(AI)正重塑同声传译(以下简称“同传”)这项语言服务的面貌,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提高了译员的工作效率,为翻译行业带来了积极影响。融合了AI技术的翻译实践为语言交际领域开辟了新的方向,许多译员正在探索如何利用AI提升自身竞争力。与此同时,AI的引入也使得翻译这一古老的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促使从业者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在这场大浪淘沙的革新中,优秀的译员仍能脱颖而出,因为人类翻译独有的人文情怀和带有温度的人际沟通技能难以被算法替代。围绕这一话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欧洲议会全职会议口译员马修·派瑞特(Matthew Perret)和联合国及欧盟机构会议口译员蔓菡(Maha El-Metwally)。

  追踪讲者意图的“侦探”

  《中国社会科学报》:语言学习者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拥有成为优秀译员的潜力?如何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派瑞特:一个基本检验标准是,当你讲外语时,外国人能否听懂你在表达什么?如果对方不理解,原因是什么?你可以努力改进,不要因为发音不准确等原因轻易放弃。更深层次的标准是,促进沟通,帮助双方进行思想交流。如果一个人想与这个世界增进联系,成为译员是一个很好的职业目标,也是一项值得为之投入的事业,但请勿低估同理心和情商对译员的重要性。

  我对误解的产生十分着迷。小时候,我有时会听到父母的争论,他们沟通方式的不同导致意见出现分歧。自那时起,我便认识到,他人未必能完整接收到你想传达的信息。因此,培养共情力、提升情商,体察对方会如何理解你说的内容,对沟通来说至关重要。有的公共演讲者会采用这样的开场白:“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在想:这个人能给我建议吗?”诸如此类的假设可以在讲者与听众之间形成互动关系,能够让你站在听众角度思考的做法是有益的。从实操的角度来看,译员可以化身为自己的“听众”,这个“听众”听不到源语言,而是在积极、认真、分析性地听取译出的内容。如果译员能真正地置身于听众的立场去分析,就能显著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有时候,听众可能会摘下耳机说:“我听不懂翻译想表达什么。”译员要去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沟通不畅、产生误解的时刻与成功达成沟通的时刻一样具有教育意义。译员需要更全面地了解发言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有时问题可能不是出在语言障碍上,而是因为不了解某种源语言知识或文化背景。译员有时会忘记这些更广泛的沟通问题,因为我们太过专注于语言本身。此时,我们需要从语言之外更宏观的角度出发,去审视误解产生的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译员需要了解哪些翻译理念和技巧?

  派瑞特:首先,译员不仅需要分析讲者说了什么,还得分析他们为什么说这番话,又是怎么说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评估译出的内容对听众产生的影响。例如,某位讲者想要通过演讲说服听众,且其源语言对源语言听众极具感召力,那么,他在目标语言听众中是否也能取得类似的效果。

  其次,译员要像“侦探”一样对待源语言,即便源语言是译员的母语,仍须努力弄清楚讲者真正的意图。有时,译员可能会因为讲者迟迟不切入主题而感到懊恼。这是一种相当自然的心理活动,因为译员受过的培训使其能迅速抓住重点进行分析并表达出来,某些讲者不直接表达观点的行为可能与译员的职业本能相冲突。译员需要从这种第一反应中抽离,记住自己是一名“侦探”,在追踪思想,追踪讲者的意图。

  再次,对我来说,系统重构法是非常有帮助的。源语言中的某个措辞可能在目标语言中有直接的对应说法,这种一一对应的译法可能一开始效果不错,但它也有风险,如果译员在翻译时“跟得太紧”,可能会说出一些在目标语中没有意义的内容。碰到翻译抽象概念的时候,我提倡采用一种使其更清晰明了的技巧——重构。

  最后,了解“谁在做什么”至关重要。对于某些抽象名词,只有明确谁执行哪个动作才能明白其真正的含义。译员有时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并在翻译中补充主语。此外,同一个词可能包含完全不同的含义。译员必须理解概念的真正意思,从表面含义中退后一步,抓住背后的思想和意图,并找出行动的主体。

  在翻译的时候,标准答案不一定存在。比如,对于一些国际听众来说,“滴滴”可能比较陌生。所以,译员可以对其技术性质进行描述,翻译成“Didi, a Chinese ride hailing APP”(滴滴,中国的一个打车应用程序)。八年前,我听到过有人将其译成“Chinese Uber”(中国优步),这种译法在当时很好地传达了它的意义。但到了2023年,“打车软件”这样的译法可能更好,因为现在中国的打车软件已经更加领先了。因此,“滴滴的正确英文翻译是什么”取决于听众是谁。听众是否了解中国且熟悉拼音发音?译员应该如何调整发音?同样,当我做西译英翻译时,也要判断听众是否熟悉西班牙语发音,从而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某个西班牙语单词的语速,以及是否需要增补说明。译员必须要有同理心,而这也是口译培训的核心。我们为什么来翻译?因为有人需要我们。设身处地地思考对方的需求能帮助自己回答这些问题。

  促进自然顺畅的多语言沟通

  《中国社会科学报》:译员在国际组织中扮演什么角色,对外交事务是否有影响?

  派瑞特:译员的基本作用是促进沟通,扮演讲者和听众等多种角色。译员需要像谈判者、辩论者和演讲者般思考,充分传达讲者所说的内容,并帮助听众进行理解。我在为欧洲议会会议翻译的过程中观察到,理解译员角色最快的方式是,想象如果没有译员的存在,会发生什么。欧洲是一个多元化的地区,存在众多不同的语言、文化、谈判与辩论方式,有着巨大的翻译需求。很多欧洲人能够使用外语交流,但当人们碰到语言障碍时,译员就该上场了。一个缺乏多语言沟通渠道的欧洲将面临各种外交障碍。译员的身影并不显眼,因为我们的作用就是要促进自然顺畅的多语言沟通,让人们能够使用最舒适的语言进行自由流畅的交流,与他人进行深层次的互动。在这样的多语言环境下,人们能够专注于对话的内容本身,而不用去考虑语言障碍的问题。当人们忽略了语言障碍的存在,就意味着译员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联合国和欧盟机构做同传是怎样的体验?

  蔓菡:译员在机构总部工作的一天通常从译前准备开始。会议开始前,译员通常会有一些准备时间,当然,有的文件会在最后一刻才发到我们手上。在会议召开前一天的傍晚或晚上,译员要查看邮箱收到的会议议程,里面会写好确切的时间、地点、搭档等信息。欧盟机构会明确规定每位译员的反向口译路径,这意味着同一个同传箱内的同事可能会说不同的反向口译语言。一场会议通常持续3—3.5小时,我们一天的工作一般就是做一场会议翻译。为峰会翻译时,译员可能需要连轴转。

  有时候,译员还需要出差。比如,当某个成员国主办了某场会议,所有参会人员包括译员都会前往该成员国指定地点参会。例如,欧洲议会设置了一些专注于特定议题的议会委员会,这些机构不时会外出进行交流访问。还有一些部门,比如反欺诈或反倾销部门需要外出执行检查任务。通常,译员也会与代表团同行。此时的译员通常不会使用同传箱中的控制台,而是进行交替传译。做代表团的随行翻译可能需要做更多的前期准备,包括熟悉代表团成员的背景等。如果服务对象是议会代表团,还需要对两国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因为这些都是可能会论及的话题。此外,译员也有可能需要边走边翻译,或是在噪音环境下翻译。比如,如果有代表团决定参观养殖场或技术工厂,那么译员就有可能在嘈杂的环境下工作。这种情况下,我会带上扩音器,以确保我不用提高说话音量就能将声音传送到听众耳中。

  《中国社会科学报》:如何将口译实践的最新进展融入大学的口译培训中?

  蔓菡:我在大学做讲座、提供培训时,会把我眼前的学生视为未来的同事。他们在高校获得了口译培训,而我主要是来与他们分享实践经验。因此,我的讲座通常侧重于学生不容易在课堂学到的东西,比如应届毕业生入行前尤其是成为自由职业译员时需要具备的一些商业技能。自由职业译员也可被视为自主创业者,全职译员的情况会有所不同。我还会介绍译员工作中需要用到的技能,如术语表整理、译前准备和远程口译技术。我会从从业者的角度分析口译领域的进展情况,并谈论从大学过渡到实际工作过程中会碰到的各方面挑战,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到专业译员的跨越。

  人工智能难以取代同传译员

  《中国社会科学报》: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同传的潜在影响有哪些?

  派瑞特: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不太一样。人工智能更像是在识别模式、分析规律并预测接下来最可能出现的内容。预测是同传工作的一部分。我在培训口译学生的时候,会锻炼他们利用有限信息进行预测和推断的能力。比如,我可能会给学生放一段演讲的开场白,让他们猜测演讲者接下来会讲什么。如果一个人能在多种语言中做到这一点,他或她就有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译员。因此,AI可以作为一个非常有用的培训工具,它能够围绕特定的工作主题,产生无数的变体或生成不同语言版本的内容。

  此外,我在为一些富有魅力的讲者做翻译时发现,他们能够以一种出人意料但又非常自然的方式与听众达成更深层次的联结,听众不会觉得自己听到的不过是千篇一律的讲话稿,反而会坐直了洗耳恭听。这是公共演讲、辩论和谈判领域的一种技巧。因此,我相信“不可预测性”对人类非常重要。当某些内容的相似性变高时,更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类可以产生更大的影响,而我们作为人类译员,能协助人类讲者,将这些内容转换为其他语言。因此,我认为我们可以利用AI在预测方面的优势,同时借此发挥我们作为人类的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提到过,译员在AI时代依然会长期存在。为什么?

  蔓菡:AI领域取得了诸多发展成果。最近我了解到,有工具可以将用户提供的视频内容翻译成另一种语言,配上字幕,并进行配音。它甚至可以调整AI人物的嘴部运动,让它看起来更自然。所有这些都能在几分钟内完成。一切听起来都很棒,然而,我试用后发现,它的翻译并不准确,有些词语与目标语术语不匹配,速度上也完全不同步。比如,我用阿拉伯语录制的视频的英语版本,在我还没开口之前就出现声音了。这个结果不太理想。也许这个工具可以作为快速传达内容的视频生产工具,因为它的效率很高,可以节省时间。但如果我想以专业语言在会议上发言,而我又不太懂其他语言,那么我不会选择将这样的视频在会议上播放,因为它可能没办法帮我表达我想要表达的内容。AI话题有很高的热度,但并非所有新进展都是好的。我认为,需要进行相当多的筛选,找出那些确实能提供良好服务的工具。

  我也时常思考,AI将来会如何影响同传行业。一些同行已经开始做实验来比较AI和人类译员的区别。目前看来,AI配音稍显机械。如果一整天听这种机械的声音,听众可能会感到疲劳。有些会议内容高度复杂,需要相当多的思考和来自人类的见解。我认为AI很难应对这种情况。话虽如此,译员们也不确定未来AI会有什么样的发展,不知道未来人们是否会在情况需要时使用AI口译。但研究证明,在做同传的时候,译员的大脑会进行极其复杂的处理。这一点,我觉得AI应该难以匹敌。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