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
2023年12月18日 14: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18日第2796期 作者:尹晓煌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故事的跨文化讲述以及进一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的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面临着重要挑战。如何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怎样才能使世界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笔者有如下几点关切与思考。

  故事面向——对谁讲

  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通情达理,入乡随俗,兼顾讲述技巧和方式创新,方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认同。具体而言,首先要确定讲述对象,切忌强加于“他人”。

  在海外与在国内讲好中国故事的语境不同,须面向两个不同的受众群体。一是与中国有着相似经历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受众群体,他们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中国故事的内涵。例如,面向非洲听众讲述中国故事,内容就可有别于欧美群体,因前者与中国有相似的“过去”、有着共同的情感。对于非洲听众而言,他们对被西方殖民者掳掠的过去与中国人民感同身受,能够理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辛历程与挑战。一些美国主流媒介的民意调查显示,在非洲和中东地区,中国和美国具有同等吸引力。

  更具挑战的是面向发达国家讲述中国故事,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听众。他们对当代中国缺乏了解,加之长期受西方文化优越感的影响,使其更易对中国故事产生曲解,抱有抵触情绪甚至偏见,疑为中国“宣传”。现实中,尽管中美两国互动频繁,但是美国基层民众,尤其是生活在美国中西部和南方那些因传统制造业衰退、文化偏于传统而被称之为“铁锈地带”或“圣经地带”的普通群众,对当代中国仍有很大隔膜亦知之甚少,因而要对他们多作介绍。面对他们,更需注意故事的选择和语境的区分,探寻与之相匹配的讲述方式与途径,以避免产生偏见。总之,讲故事犹如写文章,须区分读者群。我们有时把对国内听众讲述的故事平移至海外,虽“广为播种”,却因对象有误而易导致“颗粒无收”。因此,首先必须界定对谁讲,充分理解受众群体,才能达到讲述预期。

  故事内容——讲什么

  一旦确定听众,“讲什么”就有了相应规范。就内容而言,可以根据受众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之需,结合学术研究,以各类外译项目或国别区域研究平台为依托,着重阐述外人说不清、道不明、容易引发误解但又极具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中国故事。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来说,故事内容可以根据当地社会发展状况,强调与之共同奋斗的历史和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如何消除贫困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中国对世界进步的重要贡献之一,更是发展中国家极其关注的话题。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系列国家智库报告《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中英文版),全面展示了经济发展与进步的中国道路。这些讲述中国精准扶贫的感人故事,既有学术价值,在发展中国家也有社会听众和读者基础,能够保障故事内容更好地在受众群体中传播。

  对发达国家民众讲述的故事,由于社会体系方面的差异,选题不宜过于强调中国文化的特异性,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对立情绪,而是重点选择在西方话语体系中能得到认可的内容,如此才能为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民众所接受。同时,应保持通情达理的开放心态,允许他人抱有怀疑,无须所有的论点都占上风,即无须辩论。因为辩论的前提是必须有着公认的讲述规则、裁判体系和相对包容、较少偏见的听众。但当下面对西方听众讲述中国故事,很少具备如此客观的受众环境,故很难期望赢得辩论。

  当然,通情达理并非意指一味迎合听众,而是关注对方相对感兴趣、容易产生共鸣的内容。就此而言,中国故事有着许多成功范例。如20世纪60年代的故事片《李双双》,讲述了新中国妇女如何在争取性别平等和参与经济建设中作出的巨大贡献,赢得了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海外广大民众的共鸣,获得巨大成功;20世纪90年代反映改革开放题材的电影《秋菊打官司》,同样引起美国观众浓厚的兴趣。再如,从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传记小说《女勇士》到迪士尼的动画片《花木兰》,再到2020年美国上映的电影《花木兰》,花木兰男扮女装、替父从军、杀敌报国、凯旋归来的故事,业已成为目前西方社会最为熟悉、兼有传统性和当代性的中国故事之一。《花木兰》既是“我们想讲的故事”,也是“别人想听的故事”,二者结合成为近年来中国故事在海外最为成功的传播案例之一。究其实质,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受西方民权运动及学术界“从基层着手”的观念影响,争取女性权利、性别平等以及描述普通民众生活的故事,已成为西方社会普遍关注的题材,因而较易获得公众乃至学术界的一致赞同。

  在不脱离中华文化之根的基础上,中国故事的主题也要不断创新。如和谐生态构建、野生动物保护, 既能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又是西方常见的话题。中国守护“绿水青山”是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所创造的伟大成就,其中所蕴含的共同价值可使西方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明白。两年前央视播放云南野生象群迁移时,美国主流电视竞相播放,轰动一时,以致笔者的一些素来对中国故事感到疑虑的白人同事,也被中国生态保护成就深深触动。聚焦此类具有“世界性”的内容,中国故事能够获得世界理解,更具融通中外的基础。

  讲述方式——怎样讲

  故事能否讲述成功也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表述方式须有技巧,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通过使用西方社会熟悉的话语模式、幽默语言或是典故来讲解中国故事,可消弭听众的戒备感。例如,西方讲述方式常常通过开场自嘲的方式,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因为听众相对反感那些正襟危坐讲道理的模式。从讲述语言的差别来看,中文讲述时,遣词造句比较直率。但如用英文表述相同的话语,具体措辞则需细加斟酌。例如“抗日战争”(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s Aggression)一词,以前曾简译为“Anti-Japanese War”。笔者的一些美国学生对中国缺乏了解,当听到这一表述时常产生疑问:中国人为何要发动反对日本的战争?因此,即使简译,或可表述为“Anti-Japanese Aggression War”,以展示“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这一重大的中国历史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央视推出的纪录片《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王国》,即为将故事的趣味性和沉浸式的讲述方式巧妙结合的成功范例。通过藏狐家族、金丝猴等濒危动物在国家公园中的境遇转变,讲述了中国如何保护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保护成就。与该纪录片主题相契合的大自然之粗犷野性残酷,也彰显出自然界既有竞争求生的丛林法则,又是微妙平衡、和谐共生、互相依存,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万物相生相克”的寓意和内涵,深刻体现出习近平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宏伟意义。此片精雕细琢的摄影艺术和简洁凝练的解说,充分体现出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惠及人文与社会,促进了电影艺术进步,甚至拍摄技术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中国故事。这样的创意使得故事的讲述没有生搬硬套、文化灌输之感,贴近了海外受众的心理,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方式和新途径。

  近年来,通过多元媒介的传播路径,中华文化尤其是通俗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快速增强。因此,讲好中国故事,不仅应注重宏大主题,也可关注包容多样、充满活力的通俗文化故事。当今华人在美国社会开办的各种舞蹈、音乐、绘画、中国功夫等培训班,包括“华梦计划”培训项目,不但使在美国有一技之长的华人专业人士有了“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得美国民众了解中华文明的丰富多样性,增进普通民众对中华文化乃至当代中国的认识,成为讲好中国故事重要的方式。

  总之,讲故事有多种形式,既有高雅、有形的,也有通俗、无形的。小说、诗歌是故事,书法、烹调、广场舞是故事,照片、语音或短视频是故事,甚至风水、占卜也是故事,周易的命理学和西方的星象学就有异曲同工之处。据美国《时代周刊》统计,中国食品在美国受欢迎的程度仅次于意大利食品,这正是中国文化在海外受到欢迎的基础。

  讲述主体——谁来讲

  讲好中国故事要求讲述者通晓中国文化、理解故事内涵、有感情地表达,所讲故事才更容易获得听众的认可和青睐。因此,要尽可能做到自己的故事自己来讲。当然,在特定的环境下,也可借助“外嘴外心”,即通过了解中国的外籍人士来讲中国故事。

  历史上不乏讲好中国故事的典型代表。在中国生活多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赛珍珠(Pearl S. Buck),其小说《大地》(The Good Erath)三部曲改编为电影并获奥斯卡金像奖,在20世纪30年代帮助美国民众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农村的真实状况,改变了一代美国人对中国的认知,被誉为犹如英国作家狄更斯改变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中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认识。美国进步人士韩丁(William Hinton)的纪实小说《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Fanshen: A Documentary of 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成功地讲述了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故事。《纽约时报》编辑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Harrison E. Salisbury)的报告文学《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The Long March—The Untold Story)对西方公众了解长征艰辛而又辉煌的历程起到了巨大作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的报告文学《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亦是典范,为在海外介绍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简言之,讲述中国故事虽然应以“我”为主,但也应包括了解和认同中国现实的“他者”。

  此外,海外人士从他们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出发,表达他们对中国的所思所想,这也是中国形象的“他塑”。在此过程中,由于传播者和受众群体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所传播的内容也就更容易获得受众群体的认同。这种“他塑”所传达出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常体现于细微之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了海外与中国的相互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发挥海外华人优势,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亦是促进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建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话语权的关键之一。因身居海外,华人华侨熟悉海外语言与习俗,了解受众对象文化与政治身份及心理状态。同时,他们因在当地有切身利益,更易为当地民众所接受。事实上,近代以来,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社会主义革命及改革开放,海外华人既是“主”也是“客”,在海外讲述了大量优秀的中国故事,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一环。

  中国已与世界密不可分,世界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更好地走向世界。唯有秉持文化自信,“内”“外”贯通、主体与他者同频共振,用丰富、生动、创新的手法,将中华文化的精华融入引人入胜的故事中,方能展现出中国故事旺盛的生命力及时代价值,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作者系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美国西方学院终身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