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之路
王伟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摘自《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第5辑
热点聚焦
国际法视角下钓鱼岛主权归属
管建强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 年9 月3 日
影响中国代际收入流动的资本形态
陈琳 袁志刚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摘自《复旦学报》2012 年4 期袁
从利益诉求视角看社会管理创新
蔡禾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摘自《社会学研究》2012 年4 期
当代文学生活状况调查
温儒敏 贺仲明 黄万华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摘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 年8 期
当代中国语言生活中的问题
李宇明 北京语言大学,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12 年9 期
前沿
意识的形而上学与两视一元论
李恒威 浙江大学哲学系,摘自《浙江大学学报》2012 年4 期
西方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
何自力 马锦生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摘自《当代经济研究》2012 年8 期
历史与记忆:集体记忆的多重刻写
李里峰 连连 赵静蓉 王海洲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 暨南大学中文系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摘自《江海学刊》2012 年4 期
学人与学林
革命与艺术追求:高剑父兄弟辛亥前后行状
陈继春 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摘自《文化杂志》2012 年夏季卷
弗雷格的意义
王路 郑伟平 清华大学哲学系厦门大学哲学系,摘自《哲学分析》2012 年4 期
价值多元论与自由主义——伯林的思想转变
马德 普王敏 天津师范大学,摘自《政治学研究》2012 年3 期
评凯博文《道德的重量》
薛亚利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摘自《社会》2012 年4 期
卡莱基:现代欧洲联合思想之父
李维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摘自《欧洲研究》2012年4 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栏目主持:李 放)
《法哲学原理》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李金和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摘自《理论月刊》2012 年8 期
从差异性看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扬弃
易小明 吉首大学,摘自《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 年4 期
列宁与俄国消灭资本主义的理论变迁
李述森 山东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摘自《东岳论丛》2012 年7 期
“辩证法研究”还是“研究辩证法”——对近年来国内有关辩证法讨论的一个质询
高云涌 王林平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思想政治教研部,摘自《天津社会科学》2012 年4 期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价值探析
罗理章 张一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政治与管理学院,摘自《学术探索》2012 年9 期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道路
刘敬东 张玲玲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 年4 期
全球化视域下两制关系的发展规律
陈海燕 齐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摘自《理论学刊》2012 年7 期
后共产主义福利国家:贫穷、不平等与民主
米切尔•A. 奥伦斯坦著 甄 立 郭虹霞译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研究学院,译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物电学院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摘自《国外理论动态》2012 年9 期
哲学•宗教学(栏目主持:柯锦华)
哲学视阈中的文化功能及文化自觉
陈新汉 上海大学哲学系,摘自《哲学动态》2012 年8 期
古希腊教化概念演变与早期基督教
高 莘 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摘自《宗教学研究》2012 年2 期
环境伦理制度化的依据、路径与限度
王国聘 李 亮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摘自《社会科学辑刊》2012 年4 期
民营企业政治行为的文化哲学解读
王春福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自《学术交流》2012 年8 期
美的异化与艺术生产:马克思美学疏解
朱翠微 王福生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摘自《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 年4 期
“四种取代宗教说”反思
张志刚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摘自《北京大学学报》2012年4 期
康有为对佛教的推崇、选择和内容转换
魏义霞 黑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摘自《大理学院学报》2012 年7 期
文学•语言学(栏目主持:李 琳)
新世纪的中国诗歌史观
赵敏俐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摘自《文史哲》2012 年4 期
春秋时代的文章本体观念及其奠基意义
韩高年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自《文学评论》2012 年4 期
戏曲脸谱的美学特征与创构依据
陈 刚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摘自《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 年5 期
民国词人群体与词派
曹辛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自《中国文学研究》2012年3期
作为文化批评的“当代传说”
王杰文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摘自《民俗研究》2012 年4 期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的悖论
姚 霞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自《外国文学研究》2012 年3 期
“濒危语言热”二十年
戴庆厦 云南师范大学汉藏语研究院,摘自《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4期
历史学(栏目主持:舒建军)
先秦道的生成及其本体化
蒋重跃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摘自《南京大学学报》2012 年4 期
失败的僭伪者与成功的开国之君——以三位北族人物传奇性事迹为中心
钟 焓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自《历史研究》2012 年4 期
宋代岭南的巫觋巫术
王章伟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摘自《新史学》23 卷2 期
民国时期的社会改造思潮
刘集林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摘自《广东社会科学》2012 年4 期
社会史的整体性
小 田 苏州大学历史系,摘自《河北学刊》2012 年5 期
美国激进环保运动的兴起
高国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摘自《求是学刊》2012 年4 期
冷战时期美国对亚非拉国家的“青年领袖”战略
张 杨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自《世界历史》2012 年4 期
经济学(栏目主持:许建康)
经济增速下移中的GDP增长底线
刘树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摘自《经济学动态》2012 年7 期
中国加入WTO十年评价
胡鞍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摘自《澳门理工学报》2012 年3 期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十年
马 克 李军国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摘自《经济纵横》2012 年8 期
协调碳税的效率与公平
李淑霞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摘自《求是学刊》2012 年5 期
高端服务业:国家经济安全战略产业
李勇坚 夏杰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摘自《国际贸易》2012 年6 期
公共品供给:从刘易斯阶段到布拉萨—萨缪尔森阶段
桁 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摘自《社会科学研究》2012 年4 期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偏差
周孟亮 李明贤 孙良顺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摘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4期
“金砖国家”引进FDI的环境效应比较
鲍 洋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摘自《国际贸易问题》2012 年8 期
政治学•军事学(栏目主持:李 放)
政党建设与中国社会稳定
王韶兴 山东大学政党研究所,摘自《理论探讨》2012 年4 期
和谐政治生态与政治宽容机制构建
万 斌 丁友文 浙江大学思政部,摘自《浙江社会科学》2012 年7 期
政治认同与政治稳定
孔德永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社会主义研究》2012 年3 期
互联网与中国社会管理创新
施雪华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摘自《学术研究》2012 年6 期
美国外交政策周期理论
刘建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摘自《当代亚太》2012 年4 期
中韩关系发展的战略选择
王 生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摘自《东北亚论坛》2012 年5 期
外军军事训练改革模式及启示
任海泉 军事科学院,摘自《中国军事科学》2012年4期
法 学(栏目主持:张芝梅)
民法规范在行政法中的适用
王贵松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摘自《法学家》2012 年4 期
行政规范对侵权责任认定之规范效应
贾媛媛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摘自《政法论坛》2012 年5 期
制定人身权法的正当性及其体系安排
郭明瑞 山东大学法学院,摘自《法律科学》2012 年4 期
参与自杀的可罚性
钱叶六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摘自《中国法学》2012 年4 期袁
剽窃的界定及其私法责任
王 坤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摘自《知识产权》2012 年8 期
从侵权法看船舶碰撞法律制度的影响
司玉琢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摘自《中国海商法研究》2012 年1 期
农村家产制与中国家庭法律的社会适应
林辉煌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摘自《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 年4 期
后发国家法律现代化的悖论
吕亚萍 北京大学法学院,摘自《清华法治论衡》第15 辑
社会学•教育学(栏目主持:冯小双)
社会政策过程中公众参与角色的变迁
谢 舜 盛志宏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自《江汉论坛》2012 年8 期
我国家庭政策发展路径与目标选择
陈卫民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摘自《人口研究》2012 年4 期
“简约治理”的乡村实践
贺东航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摘自《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 年5 期
解读农村代际关系的四个维度
贺雪峰 郭俊霞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摘自《社会科学》2012年7期
从房子到家:产权建构的社会逻辑
张杨波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摘自《兰州大学学报》2012年4期
青少年性教育的文化人类学分析
林晓珊 浙江师范大学妇女发展研究中心,摘自《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 年3 期
重审现代性与民族教育之关系
钱民辉 沈洪成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摘自《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2 年4 期
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研究
韩清林 秦俊巧 河北大学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摘自《教育研究》2012 年8 期
中国人才战略的实践悖论
黄海刚 马健生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2 年4 期
论点摘要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理解方式 杨学功等(150)科学地比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陶文昭(15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众化传播 李义丰(150) “长征精神”的时代新体现 李琳(151)郑玄“太易”说与中国哲学本体论 刘云超(151)思孟学派“智”的德性化及其影响 刘学智(151)多维视野中人格的生态化转型 彭立威(151)后现代美学艺术的建设性取向 樊美筠(152)汉代经学演变与四言诗的走势 田胜利(152)胡适的民间文学观 朱德发(152) “红色经典”的再生产 范玉刚(152)汉语人称代词复用结构的情感表达系统 张旺熹(153)语言产品的边界 陈鹏(153)唐朝“西域”概念的变化 荣新江等(153)雍乾时期青海多民族区域管理制度的形成 贾宁(153)1840年代中国人的德国观 一言(154)战后中日关系战略分期与发展趋势 孟宪凤(154)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 张春萍(154)中国商业银行的渐进式国际化推进 刘侠(154)中国贸易顺差的高速增长是统计假象 林玲等(155)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税收增长效应 吴希慧等(155)产业集群结构性风险预警管理系统 王卫东(155)从荣誉政治到尊严政治 吴玉军(155)合作网络治理:公共安全服务新机制 李礼(156)美国海外经济利益保护机制 宋莹莹(156)美国2012版国防战略指南分析 张明等(156)“荣誉权”可能源自错译 满洪杰(157)不起诉契约的合法性 相庆梅(157)社会公众对法律人的信任 张善根等(157)居民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 王俊秀(157)从同姓不婚、同宗不婚到近亲不婚 王跃生(158)老年妇女生存状况与需求调查 王金玲等(158)构建农村失学女童的文化援助网络 钱旭升等(158)我国教师评价的现实困境 刘尧(158)
推荐论文篇名
(159—160)
学术信息
短讯(43) (84) (90) (94) 《走向语境论的世界观:当代科学哲学研究范式的反思与重构》简介(88)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创新》简介(110) 《乡村重构:模式与创新》简介(114) 《全球动荡的经济学》简介(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