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期刊目录
选择期刊期数
美学和语文学: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研究的两条路径
作者:陈雪虎
  摘要:20世纪早期的中国文学研究有不同策略和路径,其中主要有三条路径从世纪初开始生长,隐显发育,影响深广,纵贯至今。影响最大者当数“文学史”路径,缘起清末学制改革,至民初正式定名,在“五四”以后的二三十年代强劲发展,枝繁叶茂,蔚为大宗。在此之外还有两条路径逐渐生长,脉络深广。一条是“美学”路径,以王国维的文学研究为代表,取向于主体直观、审美自治和文学独立。另一条是“语文学”路径,以章太炎的经略文学及论衡法式为代表,强调言语书契异科分流,将文学落实为“书契记事”、沟通古今的文字征信。囿于早期文学研究混沌未晰和后来学科分工,语文学路径在文学研究中常被忽略和遗忘。回望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研究诸种路径的生成状况,有助于我们从早期文学研究中汲取启发,使美学、语文学和史学路径交相兼摄,使文学研究在情感、媒介、文化诸维度相互沟通。
  关键词:美学  语文学  现代性  王国维  章太炎
  作者陈雪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