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李培林
中国式现代化是非常罕见的巨大社会变迁,呈现诸多独有的特点,经济体制变革和社会结构转型同时进行,跨越式发展和发展阶段叠加,人口规模庞大,世界影响深远。
-
作者:
洪大用
实践自觉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社会学表达,是在学习反思中国社会学发展经验基础上的一种总结、揭示和强调,是对文化自觉、理论自觉概念的有益补充。当前增强实践自觉,要求中国社会学者...
-
作者:
周飞舟
田野调查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居于核心位置。
-
作者:
渠敬东
社会学的开创者,无不以现代性的文明化进程为入手点,对社会构造的总体特征给出既具有实证基础又具有整全视野的分析和判断。中国社会学的兴起以及在学术进步中所坚持的发问方式,始终与中...
-
作者:
王天夫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与数字时代的来临高度重合。数字时代的信息通信技术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连接与互动交流的方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
-
作者:
王露璐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一理解为中国乡村伦理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基本指向。在中国乡村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和乡村分别完成了从“寄生”到“中心”、从“主宰”到“...
-
作者:
范如国
平台是一个由多主体交互作用、数据与技术驱动的复杂适应性网络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复杂、行为复杂、功能复杂、治理复杂等特征,存在边界的开放性与价值分配的闭环性悖论。作为一种新型的社...
-
作者:
孙向晨
对于人类共同的普遍关切,不同的语言世界会有不同的本源性思想资源加以回应。建基于汉语之上的哲学理应深入思考在此语言世界中所形成的普遍关切。不少学者开始使用“汉语哲学”这个概念,...
-
作者:
王晓升
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在心灵和躯体二元对立的基础上来理解主体性的,这种理解使人们难以把握“世界”和“身体”。世界是人通过身体与自然所建立的意义关联系统,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