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闫培宇
美学作为一种属于人的文化形式,具有突出的精神属性。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然需要美学的“在场”和“出场”。新时代的美学建构要坚定文化自信,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
-
作者:
何岸
冯纪忠先生设计的方塔园和何陋轩,其内在多元的建筑语言和文化含义值得分析。以何陋轩为代表,冯纪忠根据地域和族群特征,结合材料和工具,形成独特的建筑体系。同时在方塔园的设计理念中...
-
作者:
闫爱宾
方塔园与何陋轩在探讨时间性议题上树立了多维度的典范,不仅体现了对地域历史长河的记忆与再现,例如对宋、明、清各时期建筑风格的精准复原与历史真实性的考量,也通过光与影的变化巧妙地...
-
作者:
胡继华
阅读是现代阐释学的关注重点,也是人文教育和生命风格培养的起点。从伽达默尔、阿诺德、罗森布拉特、霍兰德、保罗·利科,再到列奥·施特劳斯,他们分别从人文化成、读者取向、人类道德、...
-
作者:
林航
赵汀阳最近提出了一种全面的美学,主张从传统美学研究范式转向对外部问题的讨论,即美学研究的“外部触面论”。与之相对,美学研究的“内部触面论”则关注具有纯粹性和独立性的美学概念和...
-
作者:
陈开一
遥控器的设计需要操作者调动一定的函数思维。为了使用遥控器,我们需要预先学习遥控器,接受它的“设向”,受动的启蒙在此阶段发生。遥控器还提醒着人的主动权,通过握持遥控器人意图主导...
-
作者:
王馨
晚清皮黄的发展离不开对昆曲诸方面营养的吸收,因此皮黄艺人形成了以 “昆乱不挡”为荣的价值取向。但是,随着皮黄发展日渐成熟,皮黄界对昆曲的热情不断减退,及至民国初,北京的戏剧舞台上几...
-
作者:
徐沐玥
工夫论并不局限于心性修养,也可以关乎多种生活技艺,古琴就是一种需要抚琴者兼修艺术造诣与品德养成、旨在培养君子人格的载道之器。象思维是中国古代非常发达的思维方式。借由象思维启人...
-
作者:
何欢欢
传世名画《晴峦萧寺图》之题与画的多重表达及其可能理解具有值得探讨的学术价值:如果因为“萧”“寺”二字而储备了“萧疏”“淡泊”的认知前提,那么《晴峦萧寺图》中的“蟹爪”就是枯木...
-
作者:
毕晓
以赛亚·伯林在《托尔斯泰与启蒙》中指出,在托尔斯泰身上存在着一种既反对启蒙又继承启蒙的悖论,然而伯林并没有给予这一悖论清晰的分析。对启蒙进行一种方法与价值层面的拆分,可以帮助...
-
作者:
王雨童
2022年,英美世界因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产生了持续的低迷和忧患情绪,与现实关系紧密的文学及文化理论界受到触动,试图通过跨学科研究、文化批判等方法来更新学科知识,并对现状加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