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global history of concepts: Civilization, civilizing and emotions
内容摘要:概念史家认为,语言是我们与世界之间的媒介,语言概念并非独立于所指实体的超然存在,而是社会变迁的参与方与指示器。近年勃兴的全球史与纠缠史(entangled history)则对此提出了挑战。借由跨国情感史对“文明有礼”这一概念的多年研究,本文反思了概念史学的这些基本预设。作者首先以纠缠史理论重审概念史,借翻译研究说明语义生成的跨语言层面,以此作为其方法论的基础。随后,作者转向国际殖民主义的全盛期,着力阐述“文明”这一概念是如何通过对不同情感的划分、规训与释放促成了不平等的全球殖民秩序。作者还强调了相关情感间既参差不齐又彼此相依的纠缠关系及其表达行为。最后,作者分析了统合相关概念变迁所需的不同时间观。〔杨光烁译〕
海尔格·约德海姆(Helge Jordheim),挪威史学家,德语文学博士(奥斯陆大学,2006),曾在法国、瑞士等国从事教研活动,2005年起任教于奥斯陆大学,现为该校文化研究与远东语言所文化史教授,纽约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概念史、思想史、史学理论和比较史学。其德国诗学与政治研究曾获挪威国王金奖(H. M. Kongens Gullmedalje)。
玛格丽特·佩尔瑙(Margrit Pernau),德国史学家,现代史博士(海德堡大学,1991),现任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情感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柏林自由大学特聘教授,专攻北印度穆斯林社群史,近年主要研究情感史、概念史方法与时间观理论、历史语言学、跨国史和纠缠史,旁及翻译研究,其情感史研究新著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Email:pernau@mpib-berlin.mpg.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