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观察·日本学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评介
2022年12月15日 14: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作者:

  编者按: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作为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阵营中的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鲜明的研究特点,而能够原汁原味地展现这个特点的莫过于日本学者自身。因此,本刊约请了三位在日本具有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撰写了这组文章。通过这组文章,我们可以窥见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同时亦展现出日本学者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时的独特之处,即通过文本的详细梳理与解读,在文本和文献研究中展现马克思思想的细致精深处。但也正是由于过于细致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马克思思想全貌的把握。由此,我们可以对比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上的特点与优势,即我们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不在思辨层面拘泥于文本细节,而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时代相结合,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中心 

  摘要:日本翻译《资本论》的时期与经济全面发展时期重合,由此日本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以经济学为中心展开,并在经过“日本资本主义论争”后,形成了垄断资本主义、市民社会派和宇野学派三个学派。在新自由主义和全球主义的背景下,诞生于日本的宇野学派,通过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以货币论为例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动态变化理论“他律型价值形式理论”。与欧美学界有渊源的日本数理经济学派和马克思手稿研究,分别在贫富差距问题和环境问题研究上取得一定的成果。面对后资本主义社会,宇野学派如何克服语言问题向世界发声,如何对新兴研究方向进行理论建构,如何加强与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界合作,等等,是今后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课题。 

  关键词: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宇野学派 他律型价值形式理论 贫富差距论 生态论 

  作者江原庆,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教养学部副教授。 

  论唯物史观成立初期的基本思想 

  青年马克思的理论创见 

  摘要:青年马克思的理论创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形成了“基础—上层建筑”理论,由此在1843年实现了理论转变;第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Ⅰ中,马克思基于“劳动—所有制形式”论和异化论对市民社会进行了批判性的剖析;第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Ⅲ的“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一节中,否定了资本和劳动的对立,主张异化会导向扬弃私有财产和无产的历史变革的运动,并且将这一运动理解为“共产主义”,此为“历史变革的逻辑”。第四,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共产主义后,开始转变以往理论对“理论和实践”的理解,这也标志着启蒙主义批判的完结。《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间存在内在的理论衔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自《德法年鉴》以来的理论总括。我们不能以马克思晚年的理论水准来裁决马克思青年时期理论的不完备,而要从其晚年研究的理论基础方面来解读青年马克思的理论创见。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 意识形态批判 异化论 历史变革 

  作者渡边宪正,日本关东学院大学名誉教授。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