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图片20221128141709.png
我要订阅
往期目录
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中文版)月刊,每月25日出版  邮发代号:2—531

  本刊是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杂志,主要发表哲学社会科学前沿研究成果,涵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教育学、文学、语言学等学科以及跨学科研究的论文、调研报告、学术综述等,被学术界誉为中国最高水平的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全年12期,每月25日出版,每期定价100元,全年定价1200元(含邮费)。 

主  任:甄占民

副 主 任:方 军

委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   博 王兆胜

      王浦劬   方 军 

      邢广程   吕薇洲 

      刘跃进 李红岩

      李国强 李稻葵

      吴晓明 辛向阳

      张   翼 张宇燕

      张伯江 陈   恒

      陈志敏 陈星灿

      陈晓明 周飞舟

      周光权 胡正荣

      赵汀阳 秦   宣

      莫纪宏 夏春涛

      倪   峰 高培勇

      黄群慧 韩  震

      朝戈金 甄占民

      薛   澜

总 编 辑:方 军

副总编辑:         

           李红岩

           吕薇洲

           王兆胜

当前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10期目录
2022年12月02日 14:39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作者:
  • 作者: 南帆
    理论史上雅俗之辩源远流长,分支众多,旷日持久,而且存在种种巴别塔式的混乱。雅俗分别具有自己的美学起源,并且与阶级、阶层等社会学范畴相互解释。
  • 作者: 陈嘉明
    理解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概念,围绕这一概念形成不同的理解论。近些年,理解作为一种与认识相区别的认知方式,成为英美知识论研究关注的新热点。
  • 作者: 高勇
    当前定量社会研究的主流范式,容易停留在碎片化的变量属性层面,缺失甚至遮蔽了对于实质性社会过程的洞察与观照。
  • 作者: 黄其松
    21世纪以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人类进入数字时代,国家的实践形态呈现出新现象、新特征,诞生于工业文明时代的现代国家理论面临挑战。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国家...
  • 作者: 郭克莎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结束后到进入新发展阶段前的时期属于过渡阶段,是党中央探索解决结构性问题并提出重大创新理念和战略思想的重要时期。
  • 作者: 刘守英 熊雪锋
    当前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滞后于伟大经济实践。围绕这一现状,以20世纪30—40年代和80—90年代中国经济理论繁荣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为例,论证问题导向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在回应重大经济问题、...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