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艺术社会学研究领域
2019年01月28日 08: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月28日第1625期 作者:本报记者 明海英

  艺术社会学是将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加以研究,着重探讨艺术与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考察艺术的社会生产、传播、消费等整个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交叉学科。围绕该学科的相关研究,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学者。

  拓展研究范围

  “艺术社会学是在美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陶小军表示,艺术社会学拓展了艺术学研究的范围,改变了单纯从审美、形式等内部要素来研究艺术的路径。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宋建林表示,艺术社会学涉及艺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方方面面,如艺术发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价值的标准与取向、艺术传播和艺术消费的各个环节等,也涉及艺术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陶小军表示,艺术社会学研究不外乎两个维度,其一是从艺术家的角度来审视社会公共问题,其二是从社会公众角度对艺术创作、消费、流动等做出判断。

  宋建林表示,对于艺术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研究,既要揭示艺术与社会诸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把艺术现象放置在社会文化的宏观视野中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考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某种社会和历史的参照,也要看到艺术产品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质,研究艺术生产的特殊规律,关注艺术的审美特征。

  借助多学科方法

  “社会学定性研究方法是艺术社会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但是,定性研究无法解释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产品的一系列特性,也无法同时解决‘艺术家的个人意识’‘艺术家所处的社会环境’‘艺术商品属性’等问题。”陶小军对记者提到,相对地,定量研究更科学严谨。他表示,将统计、计量、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引入艺术社会学研究中,拉近了艺术社会学与真实社会之间的距离。

  鉴于艺术社会学的学科交叉性和复杂性,陶小军认为,任何单一的方法都难以科学有效地揭示出艺术社会学的本质规律,因此,只要有助于揭示艺术社会学的本质与规律的方法,均可以用于研究,都应该被推崇。

  宋建林认为,艺术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但艺术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创造活动又不能与劳动本身画等号。因而,在阐述艺术发生的动力系统时,既要坚持从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来宏观把握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因,也要重视从中介环节的视角来考察从劳动而派生艺术的诸多因素。

  宋建林表示,艺术社会学在揭示艺术活动的外部制约因素,研究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功能,分析艺术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时,具有艺术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在揭示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时,对艺术活动的审美内涵、哲学内涵、心理内涵等丰富内容的分析,则相对显得薄弱和无能为力。在他看来,艺术社会学要和艺术美学、艺术哲学、艺术文化学、艺术心理学、艺术史等分支学科相互渗透,取长补短,才能真正发挥优势。 

  着重研究艺术与社会互动理论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汪正龙表示,马克思有关艺术生产与消费、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关系、世界文学等的相关论述,提供了一系列具有现代意义的艺术社会学思考,对20世纪的艺术社会学研究有着深远的启迪和影响。

  宋建林介绍说,如何准确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社会学思想,真正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哲学和艺术理论建构艺术社会学的科学体系,仍是一个需要做出艰苦探索的学术课题。

  新世纪以来,我国艺术社会学研究关注的议题,集中在重建艺术社会学的反思、艺术社会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型、当代形态的艺术社会学构想、艺术社会学的应用研究等领域。宋建林阐释到,在应用方面,近年来,一些学者围绕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关系、艺术产品的大众化、艺术的商品化、艺术文化产业、艺术消费、网络时代的艺术等在当代艺术生产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

  “面对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社会矛盾,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亟须重新探讨。”陶小军建议,应加强艺术与社会关系理论的研究。他表示,艺术社会学的发展是艺术与社会理论不断互动的过程。艺术与社会关系的互动,包括艺术与社会文化环境、民族宗教、经济、政治、道德等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的互动,每一互动关系均是艺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只有弄清艺术与社会各要素之间的互动机理,才能实现艺术与社会学的真正渗透。

  要推动现代艺术社会学的不断向前发展,宋建林认为,应当着重研究艺术与社会互动理论。他表示,艺术与社会的互动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现代艺术社会学应该充分关注艺术与社会文化系统中各种构成因素的内在联系和互渗互动的关系,特别是艺术与其他精神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考察艺术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不仅要看到艺术家作为社会的存在物,必然会以某种形式受到历时的、社会的制约,而且要强调艺术家的主体因素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