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合作提振欧盟经济
2019年01月25日 08: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月25日第1624期 作者:本报记者 闫勇

  当前,在全球治理体系遭遇单边主义挑战之际,有少数西方学者认为,欧盟也应效仿特朗普政府对华实行“强硬政策”。对此,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欧洲部官网1月17日刊登了讨论文章。文中许多学者表示,发展中欧关系对于改善全球治理体系至关重要,欧盟不能与中国“脱钩”,所谓“强硬政策”对欧盟来说并不明智。

  中国是欧盟的重量级伙伴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欧洲部副主任丽莎·博马西(Lizza Bomassi)表示,在美欧关系徘徊反复并且逐渐走向紧张的情况下,欧盟在气候变化等重大国际治理议题上需要得到中国这样的重量级国家的支持。在当前欧洲一体化遭遇重大压力的时刻,欧盟更加需要中国与其同舟共济来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匈牙利布达佩斯科维努斯大学(The Corvinus University of Budapest)助理教授、中东欧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塔马什·马图拉(Tamas Matura)表示,“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更加强硬的欧盟,而是一个更加聪明和团结的欧盟”。他认为,欧盟不但不应对华强硬,反而应当加强对华交流。一方面,在维持国际秩序、捍卫世界和平等方面,欧盟无法承担失去中国这个全球治理领域潜在伙伴的结果;另一方面,欧盟自身的实力因英国“脱欧”和民粹主义抬头受到很大影响。他建议,欧盟应抓住目前美国奉行单边主义的机会,加强与中国的联系,与中国在对欧盟投资、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等问题上进行磋商。

  中欧合作互利共赢

  中欧合作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中欧双方都是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的获益者。中欧作为世界上两大重要经济体,相互依存程度正在不断加深。

  博马西认为,中国有大量的海外投资,与中国的合作给欧洲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回报,这对欧洲的发展非常重要。眼下,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并不乐观,这些国家渴望接受外国投资来为当地提供潜在的资源和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发展。此外,欧盟各成员国间的政策和立场并不一致,行事目的也存在差异,因此欧盟并无对华强硬的必要。

  位于比利时的欧洲学院(The College of Europe)欧盟—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邓肯·弗里曼(Duncan Freeman)表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欧盟对华持强硬立场并不可取。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由于未能在内部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一个经济体的欧盟越来越依赖外部需求,目前欧盟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国以及海外投资来源国就是中国。金融危机爆发十年后,欧盟再次面临经济增长乏力甚至经济衰退。在这种情况下,让欧盟对华采取强硬立场,从客观条件上来说也行不通。

  此外,弗里曼认为,中国对欧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对华持强硬立场会耽误欧盟经济的恢复。他表示,尽管如果出现经济衰退很可能会导致欧盟采取更强硬的防御性保护主义政策或对市场准入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但对于欧盟来说,更为关键的是中国是否有能力且有意愿再次通过创造需求来拯救欧盟经济和欧洲企业。相比之下,欧盟内部最近热烈讨论的诸如设置投资审查等问题都无足轻重。一方面,欧盟经济目前已经不再处于相对健康的增长状态,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在客观上让中国和欧盟之间彼此更加接近,所以欧盟对华“强硬”是不合时宜的。

  欧盟对华政策不会出现重大转变

  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PISM)亚太项目主任贾斯汀娜·什祖里克(Justyna Szczudlik)认为,欧盟愿意在确保安全和公平的前提下与中国展开合作,欧盟并不打算与中国“脱钩”。以什祖里克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欧盟不会采用类似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他们希望欧盟奉行一种可以被称为“谨慎接触”的对华政策。

  欧洲智库欧盟—亚洲中心(Eu-Asia Centre)主任弗雷泽·卡梅伦(Fraser Cameron)认为,欧盟对华政策很难发生重大变化。并且,在特朗普政府不时抨击欧盟贸易政策的情况下,少数人想让欧盟制定所谓对华强硬路线非常困难。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欧洲部高级研究员皮埃尔·维蒙(Pierre Vimont)表示,一些人希望欧盟奉行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但是这与欧盟的传统和行事方式并不相符。换言之,从外交传统上来看,欧盟有别于美国,而且客观上欧盟内部也很难有一个完全一致的政策或立场。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