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总结四十年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成果
2019年01月14日 09: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月14日第1615期 作者:记者黄亚楠

  本报讯 (记者黄亚楠)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的“改革开放与中国经济学发展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学40年》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高培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卓元作主旨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闫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晓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名誉院长李晓西,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刘学敏,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戚聿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春学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魏长宝主持。

  高培勇指出,改革开放实践的成功离不开理论层面的支持,改革开放方案谋划、确立的过程也是理论研究的过程。因此,从理论层面总结改革开放,需要把中国经济学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结合起来。高培勇进一步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既不是照抄西方经济学的结果,也不是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著述的结果,而是立足国情,广泛借鉴世界上一切有用的理论观点、理论体系的结果,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高培勇强调,改革开放40年是理论与实践良好互动的40年,中国经济学研究面临的几乎每个问题的提出都是呼应改革开放实践层面的需要。40年来,中国经济学理论方面的进步,更多尚处于理论判断或理论逻辑阶段,如何从理论判断阶段迈向理论体系阶段是经济研究工作者下一阶段面临的任务。

  赵剑英表示,如何科学、准确地概括和总结中国经济学40年发展的历程和成就是一个十分重要也很有难度的课题。赵剑英介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启动了“改革开放40年大型丛书”的编辑和出版工作,目前已出版来自改革开放前沿的研究、学科发展、专题研究三个系列共50余本,《中国经济学40年》是该套丛书中非常重要的一本。该书系统地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理论的研究,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间各个重要时期的理论突破和重要创新,并对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张卓元表示,中国经济学范围十分广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极为广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催生了大批中国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他认为,中国经济学包含六大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发展理论、改革开放理论和生产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

  闫坤认为,财税体制改革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兼后盾,是中国40年来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性保障。在改革开放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崭新阶段,应当分析总结40年来财税体制改革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思路,促进财税体制的健全与完善,从而为改革“开路清障”,为开放“铺路搭桥”,巩固中国在世界经济深入调整过程中的领先优势。

  在张晓晶看来,应当从三个维度思考总结中国经济学的发展。首先是现实维度,即实践和理论互动的维度。只有在正确分析总结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践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提炼并抽象为中国经济学理论。其次是历史维度,应当从经济学史以及中国经济思想史考察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最后是国际维度,需要从国际经济学领域尤其是西方经济学领域客观看待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李义平分享了自己的几点感受,一是应当注重运用经济学史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史;二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中国经济学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三是应当为学术研究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据悉,《中国经济学40年》由中国当代经济学家、党的重要文件撰稿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改革历史的见证人张卓元领衔,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撰写。《中国经济学40年》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理论探索和创新进行系统归纳,系统地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重要时期中国经济理论的突破与创新,并展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前景。该书内容涵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企业理论、现代市场体系、价格改革、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宏观经济管理理论、财税理论、金融理论、收入分配、经济发展观、三农、区域经济学、自然资源经济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此外,《中国经济学40年》总结了中国经济研究工作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的四点经验。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经济理论研究;二是热情投入和紧密联系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立足国情,立足当代,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中心,服务大局,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在新的探索中积极推进理论突破、实践和创新;三是结合中国国情,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和当今世界各国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有用成果与方法;四是为世界增加新道路选择和贡献中国发展的智慧。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