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钧 孙恒存:打造数字美学研究的中国学派
2018年12月03日 09: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2月3日第1587期 作者:何志钧 孙恒存

  【核心提示】中国数字审美实践的蓬勃发展、数字文娱的骄人实绩,以及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审美情趣都为中国数字美学研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客观上标定了中国数字美学研究发展的独特路径,一旦形成自觉意识,数字美学研究的中国声音注定会坚定而有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学,数字化时代必然会孕育出数字美学。相对于建基在模拟技术和艺术之上的模拟美学而言,数字美学无疑有着显著的优越性。数字美学以中国20世纪末和21世纪以来的数字化文艺、审美实践为现实基础,更切近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与审美状况,能够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域外新声

  20世纪后期,数字美学在国外首先孕育萌发。国外数字美学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由初始阶段的新学术生长点转变为当下西方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诸多人文社会科学甚或自然科学门类从跨学科和多学科的角度打量数字审美,围绕数字美学的有关问题展开了多层面、多角度的探索论析。数字美学在西方学界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明确清晰的研究领域,汇聚一大批志趣相投的研究者,出现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充分显示了数字美学的生机和活力。

  国外数字美学研究专家队伍目前已初具规模,其中不乏在西方学界已很有影响力的知名学者,如肖恩·库比特、马克·波斯特、安妮·霍伊、大卫·M.柏瑞、迈克尔·迪特、维托·坎贝奈利、莫妮卡·塔瓦雷斯等。国外数字美学研究开花结果,收获了一批学术论著。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肖恩·库比特的《数字美学》、约翰娜·德鲁克的《光谱实验室:推理计算中的数字美学和项目》、约兰达·维多利亚·芳多拉的《走向数字美学》、约翰娜·朱科的《数字美学:艺术运动还是矛盾修辞?》、西蒙和舒斯特的《数字马赛克:网络空间的美学》、 大卫·M.柏瑞等的《后数字美学》、卡佳·卡瓦斯特克的《数字艺术中的交互美学》(尚无中译本)等。书名不含“数字美学”,但是所涉主题关乎数字审美、数字美学的学术论著则更多。如沃尔夫冈·韦尔施的《重构美学》、马克·波斯特的《互联网怎么了?》、莱恩·考斯基马的《数字文学:从文本到超文本及其超越》、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凯瑟琳·海勒的《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威廉·J. 米切尔的《生控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等等。

  中国发展

  从20世纪末期到21世纪初期,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化生活在中国蓬勃发展,这为中国数字审美实践的兴起和数字美学的出现提供了孵化温床。而上述异域研究成果的译介和传播则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1994年,中国全面介入互联网。从那时起,国内学者逐渐开始关注数字化文艺、审美的原理问题,提出了不少新知新见,其中不乏闪光点。

  早在2002年前后,黄鸣奋已指出当代西方美学基本理论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生态学转向、传播学转向和机器人转向,对欧美的电子超文本、数码艺术新探索予以高度关注,他的“超文本诗学”在国内领新媒介文艺学风气之先。欧阳友权长期从事网络文学研究,对“数字化语境下的文艺学”“数字化文艺学”“中国文艺学的转向”“网络文艺学”等问题多有思考和论述。张邦卫在其博士论文中系统论述了诗学转向问题,基于对文艺学研究范式变革的认识,大力倡导“媒介诗学”。金惠敏从趋零距离、图像增殖、球域化等多种维度诠解文学危机,为“第二媒介时代”的文学研究把脉。陈定家借鉴互文性理论,探讨了互视性、互介性问题。单小曦强调媒介乃是文学第五要素,尝试从新的角度完善文艺学原理。鲍远福对新媒体时代的图像表意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对语图叙事的互动与缝合、叙事图像与图像叙事的联系与差异、各种新媒体图像表意的意指断裂与表征错位等作了深入的学理化阐述。相关探究在最近20年内不一而足。

  国内多数学者习惯从诗学、叙事学、艺术学、媒介学、文艺批评等角度研究我国新的文艺形态和审美实践,数字美学研究相对滞后。不过,2006年之后,相继出现了曹增节的《网络美学》,马立新的《数字艺术与数字美学》,张江南的《网络时代的美学》,贾秀清、栗文清等的《重构美学:数字媒体艺术本性》,李小丽的《大片中的数字美学》,何志钧《网络传播正在改变审美范式》,颜纯钧的《从数字技术到数字美学?》等相关著述。

  即使如此,国内的数字美学研究还是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研究著述仅仅提出了数字美学研究的初步设想,或者仅仅涉及数字审美的个别现象。如曹增节所著的《网络美学》,依次论述了网络美学的发生与演化、网络美学的特征与意义、网络审美的结构与功能、网络审美的要素与边界、网络艺术的作品与创作、网络艺术观赏与展示等问题,但论及网络美学特征,谈的却是诸如超文本链接、多媒体呈示、开放式结构、非线性叙事、多指向解读、交互式作品建构、数码化环境等网络文艺的特征,虽构筑了一个庞大的体系,但相关论述却相对粗略。

  反思前瞻

  数字美学建基于数字技术实践和数字审美实践,以数字媒体、数字文娱为依托,彰显数字化生活的美学需求,因此,今天的数字美学研究必须关注数字审美相对于传统审美的巨大变化。在盛行的种种网络文娱、数字化审美实践中,图声文并茂,音乐、影像、动画交汇,现实与虚拟混合融通,主体需要同时调动多种感官和心智力量参与审美,传统中文体区隔、类别井然的理论言说已难以有效适应这种跨领域、跨媒体、跨门类、跨感官联动的审美潮流,美学研究的相关范式、理念亟待变更。数字美学需要汲取哲学、美学、语言学、艺术学、传播学等多学科资源,拓展出新的审美路径和研究方法。

  中国数字美学的发展有赖于自觉的理论建构意识,但目前国内研究著述多从具体的数字艺术与数字设计着手,侧重分析数字电影、智能化城市设计、别墅空间设计等数字艺术与设计作品。这些研究虽然使用了“数字美学”概念,能比较自觉地从数字美学角度切入,但是多止步于概念套用,多用力于具体现象的分析,并未对数字审美的根因和理路进行深挖细究,也并未意识到数字美学在当下美学、艺术学研究中的枢纽作用,对其未来走向缺乏前瞻预判。中国数字美学研究需要从大处落墨,从细处着眼。一方面要着眼于理论体系、研究理路的宏观建构和审视;另一方面要致力于微观、具体问题,从多种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对一系列要素、范畴、节点进行扎实细致的研究,以大量扎实有力的案例研究、个案研究补充和深化、细化数字美学研究。

  中国数字美学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探索出一条适合国内数字审美实践的数字美学之路。我们应当把数字美学的本土思想资源和海外研究成果有机融汇,基于中国数字审美的独特实践和引人瞩目的原创成果,通过理论总结,形成一套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理论体系,打造数字美学研究的“中国学派”。虽然中国数字美学研究在当下还未能给出一个既具有本土经验又兼具世界意识、世界水准的理论体系,但中国数字审美实践的蓬勃发展、数字文娱的骄人实绩,以及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审美情趣都为中国数字美学研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客观上标定了中国数字美学研究发展的独特路径,一旦形成自觉意识,数字美学研究的中国声音注定会坚定而有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网络文艺发展研究”(16AA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