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群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018年12月03日 09: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2月3日第1587期 作者:本报记者 黄亚楠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强调,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围绕城市群建设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城市群发展迅速但分布不均

  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阶段产物,我国城市群建设基础薄弱,道路曲折。在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看来,我国城市群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有力地支持了城市群的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城市群主要分为两种模式,即传统的“经济型城市群”(以人口、经济和交通为主要评价标准)和当代的“文化型城市群”(以文化、生态和生活质量为主要评价标准)。改革开放以来,出于经济发展的强烈需要,我国城市群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以“经济区”为代表的“经济型城市群”发展模式,并在城市人口集聚、城市经济增长、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较大成就。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姜全保则将我国城市群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为缓慢发展期。当时城市化率较低、城镇体系极不完善、城市群规模小,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有限,城市之间还没有建立分工协作关系。第二阶段(1978—2000年)为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得到较快提升,大城市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展,中等城市的数量迅速增加,城市群规模显著扩大。虽然城镇体系仍不完善,但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日益明显,城市之间开始加强分工协作,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是以“大都市”与“城市群”为代表的新阶段。城市之间分工协作紧密程度逐渐增强,基本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基础设施建设朝网络化方向发展。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王家庭也认为,我国城市群的演进发展具有大型化、网络化、多中心等特点。

  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姜全保认为,从地理空间和经济空间来看,我国城市群分布不均衡,沿着东—中—西的方向由密集到稀疏。从产业结构来看,东部地区的城市群率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承接国际高新产业,同时第三产业的优势逐渐加强,而传统产业则向中西部城市群转移。王家庭对此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他表示,不同城市群主导产业差异明显,东部城市群在产业结构、规模、城市群内部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均优于中西部城市群。

  加强地区协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政策优势,我国城市群以及城镇化进程得以迅速升级和发展,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城市群内部同质化竞争、资源消耗过度、大城市病等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王家庭表示,城市群的发展或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应该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匹配。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是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空间载体就是城市群。当前城市群内部部分城市间存在竞争关系大于合作关系、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不足等问题。他认为,未来城市群发展应当注重如何为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空间载体,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结合“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我国城市群实现空间上的均衡发展。

  武汉大学中国主体功能区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吴传清认为,城市群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对于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他建议,应当通过建立合作示范区等方式实现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合作,进而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产业分工协作一体化进行推进,最终实现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同时,既要发挥政府在规划、环境保护、产业布局等方面的作用,也要重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

  刘士林认为,“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以“1+5”为基本框架的新型城市理念,是中国城市群未来建设与发展的目标。“‘1’是指建设和谐宜居城市,‘5’是新型城市的具体内涵,包括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创新城市、人文城市、紧凑城市五个方面。”刘士林进一步表示,新型城市群是若干新型城市按照城市群原理和规律发展形成的,要求区域内各城市必须把自身建成发展绿色、功能智慧、创新创业、人文丰富、空间紧凑的新型城市,融合了经济、生态和人文的要求,弥补了“经济型城市群”的短板和后遗症,应当成为我国城市群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和目标。

  姜全保提出,要加强地区协同发展,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实现经济共享;中西部各城市群要降低准入门槛,加快农业人口和进城务工人口的市民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要明确各城市群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定位。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