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乡村振兴之路
2018年08月27日 08: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8月27日第1523期 作者:本报记者 唐红丽

  8月24—26日,由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和中国城镇化促进会联合主办的“乡村振兴战略”学术研讨会在井冈山举行。五十多名与会专家学者齐聚革命圣地,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乡村振兴战略符合国情

  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明显,教育、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滞后,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总体健康发展的短板。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主席王平生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符合国情,恰逢其时,它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起,成为国家基本发展战略。

  村落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基本单位。中国乡村延续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传播的有形物证和稳定载体,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发生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梅黎明表示,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新的起点上总结过去、谋划未来,呼应百姓新期待,以人民为中心,扎实解决“三农”现实问题的重要内容。

  应对“三农”问题的金钥匙

  党的十九大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乡村振兴战略”如何破题?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刘奇认为,实现这个总要求,关键在于推进乡村地区三产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本土居民的生活、生产、生态、生意齐发展;建设优美的村户环境,传承良好的家风家训,形成有效的乡规民约;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治理格局;不仅让农民口袋富,还要“脑袋富”。而实现“脑袋富”,就要在乡村地区兴教育、续文脉、集器物、修志书、承技艺、革旧弊。

  在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理事长张永顺看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是要与城镇化发展相对立。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乡村振兴有利于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农村消费市场和消费潜力不断扩大,可对城镇相关产业发展产生巨大拉动作用。而新型城镇化带来的产业和技术进步将惠及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

  王平生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其重点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解决农业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发展进步过程中各类问题的金钥匙。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余佶表示,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必须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始终。

  合理借鉴他国经验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欧美国家也经历了乡村发展滞后于城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城市居民的不协调阶段。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改革》编辑部编辑张世贵梳理了发达国家破解城乡发展差距问题的经验。

  在美国,政府通过发展农业规模经营,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以外的经济,加大对农民的直接经济补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建设,为农村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提供了保障;同时,通过实施旨在提高农民技能和素质的“工读课程计划”等一系列措施,改善了美国乡村发展的条件,推动了乡村快速发展。

  日本则通过制订“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大力发展中小城市,不断加大对乡村的财政投入,开发落后地区,解决工业及人口过密和过疏的矛盾。韩国通过旨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新村运动”,基本实现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张世贵认为,在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可以在立足我国乡村发展实践、综合分析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发达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拓宽我国的乡村振兴之路。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