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脱碳时代的实现路径
2018年08月13日 08: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8月13日第1513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通讯员 李辉

  近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的首届“能源经济与政策前沿论坛”在青岛举行。此次论坛以“新时代背景下的能源经济与政策”为主题,旨在研讨新时代背景下能源经济与政策的热点及前沿问题,促进学术交流,启发现实思考,推动我国能源经济与政策的进一步发展。

  世界能源格局变化显著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尤其是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能源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源是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戴彦德回顾说,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都和能源有关,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煤时代,内燃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油气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要争取改变对煤和油气的大量消耗,进入脱碳时代。

  新时代背景下能源经济与政策的发展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表示,从全球来看,新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和新能源的突破发展,使世界能源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从国内来看,经济增速换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能源革命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当代全球能源正处于大调整、大变革时期,能源技术、能源市场和能源地缘政治正发生深刻变化。”戴彦德认为,总体来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的核心内容。从国内形势来看,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能源消费快速增长,也带来了更多环境问题。未来推进能源转型、能源革命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国际应用能源创新研究院院长严晋跃认为,当代能源系统正在从原来传统资源型系统,逐渐向智慧型转型,表现在原来的替代能源成为主流能源,可再生能源比例逐渐增加,整个能源系统储能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与排放脱钩等方面。

  促进我国能源转型

  “在全球能源大变革的形势下,只有紧跟全球发展脚步、抢占能源转型先机,才能在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立足脚跟,稳步发展。这对我国的能源转型和革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戴彦德表示。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善同看来,对能源消耗的控制应该从生产端和消费端、供给侧与需求侧两方面着手。她认为,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下,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承担减排责任的方式更有效;应针对省际贸易中所隐含的碳排放出台适当政策,转变我国省际碳排放流动模式,助力东中西部碳排放指标的实现。

  对于如何实现我国能源转型和革命,戴彦德提出了建议。首先,转变发展方式是前提。避免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造成的不必要能源消耗。其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关键。相关研究表明,全国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能潜力巨大,未来可以通过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挖掘节能潜力来减缓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从而达到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进能源转型的目的。再次,发展清洁低碳能源是根本。推进能源转型,不仅要控“量”,还要提“质”。未来必须大力推进化石能源中相对清洁、低碳的天然气,低碳、无碳的核能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供应。最后,引导消费模式是基础。必须对居民的消费模式及消费品的生产模式加以引导,推动绿色、低碳消费。

  开展交叉融合低碳研究

  与会学者从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等多学科跨学科路径,探讨了今后的低碳研究方向与方法。湖南商学院校长陈晓红介绍了在能源行业与环境治理领域运用大数据的前沿实践探索,实现数据驱动、信息主导和精准控制。如通过大数据进行用电预测分析,优化需求侧管理,提供个性化用电方案;在环境保护方面,对水污染进行大数据分析和精准治理;对于空间污染,使用大数据进行溯源分析等。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王兆华表示,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背景下,低碳研究应该转变角度,避免单纯以微观调查为主,应转向综合多种数据并结合大数据分析,开展低碳行为方面的研究。

  新加坡国立大学能源研究所所长洪明华介绍了目前使用较多的两款评价指标:能源—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与综合能源强度指数。两者在捕捉能源效率趋势方面存在差异。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