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建昌:考察文学理论知识学模式之变
2018年05月10日 08: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5月10日第1447期 作者:邢建昌

  从总体性的文学理论(theory of literature),到局部的文学理论(literary theory),体现了文学理论作为一门学科在知识建构方面的专业化倾向。文学理论变得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或专门的知识。过去那种依托于某种哲学观念或美学观念所形成的文学理论,也即总体性的文学理论正在走向消亡,而基于相关学科(知识)或跨学科的文学理论知识生产正活跃在文学理论的中心。

  从反映论、审美反映论到文化研究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知识增长的一般路径,在某种意义上,也回应了西方理论从总体性叙事向依托于特定知识学模式下的提问转向的思潮,是值得重视和分析的理论资源。

  审美反映论得失兼具

  审美反映论对于反映论的批判和超越,是20世纪80年代文学理论最动人的景观之一。从审美反映论出发,文学的“审美”性质得到充分的说明。自此,文学研究开始关注主体的情感力量以及作品的形式意味,也对心理学成果进行了有效借鉴和整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学解释模式。至今,审美反映论仍然保持着其他文学解释模式无法替代的地位。

  必须强调的是,审美反映论在知识学模式上是单一的、贫乏的,其对文学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本体论(本原论)、经验论的层面。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学艺术事实,面对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多元互动引发的问题,审美反映论显得有些隔膜与被动。因为文学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相应地研究文学的理论也应该发生变化。文学研究者不仅要总体性地回答文学的性质,更要历史性、地方性地理解文学。文学认知上的这些变化,实际是知识学模式或知识学背景作用于文学理论的结果。在那种以本体论观念为基础,以“总体性话语”为特征的文学理论系统里,知识的角色意义是不明显的。这种文学理论只需一个未经检验的逻辑前提或“元叙述”就可以展开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了,从而建构出符合言说者意图的文学理论体系。正因为如此,反本质主义者把反映论和审美反映论一概指责为本质主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的文学生态和历史语境吁求新的文论解释模式,理论作为“批判的武器”急需转换自己的形式,从审美反映论走向文化研究论的呼声日益高涨。

  文化研究与审美反映论并非完全对立

  目前,文化研究论还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表征着一个从独特的知识学模式进入文学的研究思潮。它主要表现为两个向度的努力:一是文化研究的兴起,二是文化诗学的出场。

  目前国内理论界一些人夸大文化研究与审美反映论的对立,认为文化研究的出场之日是审美反映论的消亡之时。其实,这是罔顾事实的学术口号。文化研究的初衷是扩大研究的领域,使长期被压抑、被忽视、被边缘的大众文化等置于学术的前台,而改变精英文化、经典文化一枝独秀的局面。文化研究与审美反映论的差异,主要是知识学模式的差异。这体现在:一是文化研究将关注的焦点从经典文本转向了大众文本;二是致力于揭示凝聚在文本上的阶级、权力、种族和身份的政治因素;三是在方法上,使用了带有明显后现代主义因素的解构的方法、后殖民的方法等。同时,也接受了“语言论转向”的积极成果,视语言为实践性的物质活动和生产方式,也是实践的现实意识和有意义的社会创造。对表意实践的关注,是文化研究最典型体现其知识学模式特色之所在。文化研究视野中的语言,不再是表征的工具、再现的手段,而是意义的生产本身。

  文化研究的上述旨趣和特征都是审美反映论的知识体系无法解释的。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学艺术的新变,文化研究显示出了巨大的解释能力,提供了对于审美反映论由于恪守“审美”而无法发现的“非审美”文化的说明。文化研究推动了文学研究的“扩容”,使各种具有“文学性”的文本敞开了意义世界。

  如前所述,文化研究与审美反映论体现知识学模式的差异,但它们之间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相反,文化研究在解释文学的时候,也需要审美的滋养。特别是当文化研究处理文学文本的时候,如果没有基本的审美判断,其意义的生成空间是大可怀疑的。将意义的解读偏执化,会给文化研究带来无法弥补的缺陷。

  文化研究对于审美反映论的超越,不是一个思潮替代另一个思潮的过程,而只是体现了解释文学模式“主导性”的变化,是累积中的超越。它们之间是彼此辩难、相互吸纳、互为镜像的过程。在经历了文化研究洗礼的文学研究的“后理论”知识图景里,审美的重启是一个重要的维度。这也显示出文化研究对文学遗产的重视和吸纳。

  文化诗学是从文学审美反映论内部生长出来,为了回应文化研究的挑战而出现的一种理论主张。文化诗学接受了审美反映论的理论成果,强调文学是以审美为特征的意义生产,但又扩大了关注的面,强调对于构成社会文化组成部分的各种文本的关注,更加注重对文本的“症候式阅读”。文化诗学视野中的文学,既是审美的,又是文化的,是有审美特征的文化文本。张扬从细读文本中来,融入到文化中去。

  可以看出,文化诗学是在继承审美反映论的传统,回应文化研究的挑战中提出的一种理论主张,核心是坚持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文学审美论传统,且又有了新的发展。文化诗学作为一种批评实践活动,充分体认文学的审美特性,坚守文本细读和语境分析的策略,呼吁从文本批评走向现实干预,是具有问题意识的理论创新。这种思路,体现了审美反映论者在新的知识学模式下,立足于全球化的背景而对既有理论的丰富、补充和超越的一种努力。

  (摘编自《中国文学批评》2018年第1期)

  (作者系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