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层次
2018年05月04日 08: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5月4日第1443期 作者:本报记者 查建国

  当前,全球高尖端科技竞争日益加剧,我国产业经济发展正发生着深刻变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受访学者表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迫切需要提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层次和水平,从而将我国由制造大国推向制造强国。

  抓住机遇提升质量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其中,提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层次和水平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我国是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大国,当前的出口额中80%是工业制成品,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然而,我国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全球产业链当中,我国的很多产业仍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4月25日,“全球竞争背景下的产业创新”研讨会暨《2017中国产业发展年度分析报告——创新驱动的视角》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举行。会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系主任芮明杰分析比较了中美两国包括能源、房地产、通信设备、互联网等在内的20个行业的发展状况。他提到,在能源、家电、通信设备制造、钢铁、房地产5个行业中,中国占据优势地位,但在软件和半导体、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精密装备、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方面,中国与美国仍存在差距。

  为了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出台了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曾表示,《中国制造2025》非常符合中国产业发展的实际。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能够使一批优势企业在竞争当中脱颖而出,从而推动整个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逐渐迈进。只有紧紧把握产业变革带来的质量提升机遇,我国才有望实现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跨越式发展,加快提升中国制造的价值内涵与国际声誉,为建设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加大研发强度

  《2017中国产业发展年度分析报告——创新驱动的视角》总结了2017年中国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认为稳增长调结构取得一定成效,“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呈现,传统产业发展整体平稳,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相比较来看,新兴产业在发展速度、盈利能力、创新要素投入及创新成果产出等方面均优于传统产业。

  上海市产业发展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王小沙表示,过去五六年来,中国创新的成长性非常好,成效显著。自2012年中国专利授权数超过美国以来,这几年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增速。研发投入也保持了较快增长,2016年中国的研发投入达到1.5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但他也提到,我国目前在研发强度方面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以创新引领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近期发生的中美贸易摩擦表明,产业创新能力关乎国家的基础竞争力。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石良平认为,一个国家的贸易能力背后是它的产业经济能力,特别是产业创新能力。中国从中能发现和美国产业创新能力的差距,更应该借机将自身做大做强。

  芮明杰表示,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产业发展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我国近年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快、有成效,但目前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小,而且有些产业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部分高端产品价值链核心环节都掌握在发达国家企业手中。他认为,提高我国先进制造业与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其中产业创新特别重要,是实现产业领先的根本途径,而企业则是产业创新的主体。只有通过产业创新,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重建竞争优势。

  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离不开制度创新的支撑。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晖明举例说,像半导体这样的高尖端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影响因素多、层次复杂的特点。从原材料到生产过程、从生产的环境到装备、从芯片等硬件到操作系统等软件,每一个环节都有很高的要求和技术含量,只有提高这些环节的基础能力,才能支撑一个高尖端的半导体产业体系。这种复杂性决定了创新型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创造环境,通过市场融资识别的方式,靠不同类型的企业创新来提高产业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金润圭表示,此次中美贸易摩擦让我们认识到,不仅要关注全球价值链上的合作机制,更要认识到其中存在的激烈竞争。竞争背后的核心是创新,而创新的核心就是产业,这正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欧美各国纷纷“回归制造业”的根源。他认为,要想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需求、产业融合、科学技术、优秀企业家等要素缺一不可。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