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提高新闻舆论“四力”
2018年04月09日 08: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4月9日第1426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杰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受访学者看来,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者尤其是主流媒体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学习宣传阐释党中央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反映人民伟大实践和精神风貌,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与时代合拍共振

  “新时代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应该‘顶天立地’。”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巢乃鹏表示,“顶天”是指主流媒体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重点报道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流媒体更需要扮好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之间桥梁的角色。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媒介环境的剧烈变化,社会公众对新闻资讯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主流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只有更好地了解社会公众需求,才能更好地将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及时有效地传递给社会公众。“立地”是指主流媒体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要深入基层、深入社会、深入人民群众。

  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副教授梁小建认为,主流媒体应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相统一、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将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与人民伟大实践结合起来,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新闻舆论工作者应当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调查,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使主流媒体发挥新型智库的作用。

  时代议题的转变以及媒介技术的革新对主流媒体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主流媒体再次站在舆论引导的前沿阵地,促进社会治理向前发展,提供了空前机遇。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胡春阳看来,我国主流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其使命,而怎样唱响主旋律值得深入思考。她认为,在新形势下,要把宣传党的主张与展现民众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主流媒体在报道党的理念、政策与行动时,要改变旧有的单方面灌输与唱独角戏式的报道内容与形式。比如,把政策宣传落到民众福利改善与权益保护中,紧扣当下人民群众关注的议题,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对民众的认识误区做精准解读,用深入细致、生动活泼的分析为民众提供指导。另一方面,报道人民的伟大实践也是题中之义。比如,进行典型人物报道、树立时代榜样,扎根群众,使人民产生共鸣。

  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

  随着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媒介的多元化,舆论生成模式和特征发生重要变化。以新技术、新手段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舆论场建构的重要渠道,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是顺应媒体格局调整和舆论生态变化的现实需要。

  “新媒体技术的勃兴改变了整个舆论生态环境,党和政府在很多时候需要直面社会公众,仅仅依靠传统的新闻舆论引导体系已经难以满足需要。”为应对这种新情况,巢乃鹏认为,首先,要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新闻舆论引导体系,重视传播的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模式;其次,着力打造以政府新媒体平台为基础的政府舆论引导体系;再次,发挥第三方机构的公共舆论引导功能。

  梁小建告诉记者,互联网在发展进化中,逐步具有了信息平台、娱乐平台、社交平台等多平台属性。一些互联网企业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参与新闻传播活动,推出了具有新闻舆论功能的网络平台,成为新闻传播和舆论表达较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主流媒体要做到在新的阅读场、舆论场不失职、不失语、不缺位,就必须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坚持“移动优先”原则,把新闻舆论工作做到用户的移动终端。首先,加强“主场”传播手段建设,即在自媒体平台和新闻客户端建设与运营方面持续发力;其次,加强“客场”传播手段建设,在第三方技术平台上开设账号,创新表达,以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方式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针对当前新闻传播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娱乐化、热点制造等现象,胡春阳认为,应在思想上加强重视、创新传播手段、完善相关制度等。第一,权威信息必须走在舆论爆发的最前面,提高相关部门的危机应对能力,重视对信息的修辞和多样化传播,通过传播事实表达理性声音。第二,既要主动设置议题,也要参与广泛的话题讨论,主流媒体必须对重大议题形成合力,构成传播矩阵。第三,利用人工智能监控数字内容,以事实性信息回击极化言论。此外,要培育海外传播力量,争夺国际舆论话语权。

  从内容和渠道两方面发力

  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党和政府以及时代赋予新闻舆论工作者及主流媒体的重要职责使命,未来应该如何提升新闻舆论“四力”?

  胡春阳表示,面对国内外的新形势,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势在必行。“四力”之间紧密相关,要从内容和渠道两方面发力,发挥传统媒体的政策优势与多年积攒的人才优势,融合新技术,传播大国气象。

  对于提升新闻舆论“四力”,胡春阳建议,在提升传播力方面要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实事求是,客观报道。面向国外的报道,要以友好的姿态与世界进行对话,消除西方媒体建构的负面刻板印象。在提升引导力方面,要提倡新颖的报道形式,结合新技术,使新闻呈现方式更加丰富多彩。报道选题除了宣传党和国家的声音,也要关注民生等热点话题,用机制吸引并保障理性网民与负责任的专家学者参与争议性话题讨论。在提升影响力与公信力方面,要坚持自我主张,多渠道覆盖传播。通过外交对话、文化交流等方式,塑造强国友善的形象,增强国人信心。面对重大的国际舆情事件,及时发声和澄清事实真相。

  在梁小建看来,提高新闻舆论“四力”,关键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界限,打破“主流媒体舆论场”“网络舆论场”分裂的思维定式,统一引导线上线下舆论。根据线上线下舆论引导的特点,创新新媒体内容建设和传播手段,生产丰富多样的新闻产品,使主流思想舆论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引导力,在满足读者和网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中实现舆论引导。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