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人类学理论
2018年04月02日 08: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4月2日第1423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杰

  作为人类学和教育学相互交叉形成的学科,近年来,教育人类学发展迅速。教育人类学将教育视作一种文化、社会和历史的存在,应用人类学的理论框架、概念、研究方法分析研究教育问题。有学者表示,未来应在扎实的田野工作、高质量的教育民族志的基础上,提炼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人类学理论。

  用文化的视野看待和研究教育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滕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类学是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教育既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教育都是某种文化的教育,因此研究教育问题离不开文化。教育人类学秉承田野工作、民族志撰写等研究方法。因此,从文化角度研究教育可以推进教育研究。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袁同凯提出,教育人类学尤其关注学校教育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直接观察和透彻理解当地人的观点来做出民族志的描述,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符合当地人切身利益的解决方案或途径。

  与传统的教育研究相比,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巴战龙认为,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独特价值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推崇以较长时段参与观察为基础的经验研究;第二,推崇从“当地人”的视角出发,强调兼具主位和客位视角;第三,推崇跨文化比较研究,强调推己及人和反求诸己的精神。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学金称,教育人类学研究的价值突出体现在突破思辨研究的迷局,质疑和打破“常识”,提出和设置新的教育议题,书写教育现实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教育与政治、社会、文化之间建立关联,作出新的理论阐释等诸多方面。

  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教育

  袁同凯表示,教育人类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是人们试图回答当时资本主义工业迅猛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时,发现无法回避教育问题。因此,各个学科加大了对教育的渗透和研究,尤其是对培养人的功能的关注,这便为教育人类学提供了学科背景。教育要了解人、研究人、培养人,把人作为教育的核心,促成了教育学与人类学的“联姻”。 

  近年来,中国教育人类学取得了迅猛发展。滕星称,中国教育人类学者走出书斋,用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去研究当今中国教育, 撰写出很多高质量的民族志作品,深化了中国本土的教育人类学理论和经验研究,同时与国际教育人类学的交流日渐增多,积极展开对话。在专业性学术组织建设和学科建设方面,教育人类学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我国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从原来的分散性研究逐渐走向专业化组织化。

  对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与关注的重点,袁同凯进行了介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继续翻译、引介与评述西方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二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讨中国教育,从理论层面构建关于中国教育人类学的研究范式;三是坚持跨文化和比较研究的理论视角,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教育现象,寻求跨文化的理解与对话,为研究民族问题和民族教育提供借鉴;四是关注教育的情境性,在分析教育事件或教育问题时,需要把社会文化情境纳入考量,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人文背景下探讨教育问题。

  完善教育人类学教学体系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教育人类学自其形成之时起,就有不断汲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与理论知识的传统。虽然目前成果丰硕,但教育人类学也面临很多问题。滕星称,一方面,教育人类学的理论阐释和建设还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学者大多来自教育学和人类学两门学科,缺少跨学科的学习和知识积累,未来需要加强跨学科培养。

  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纳日碧力戈表示,当今的中国教育人类学不仅要把本土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结合起来,还要把中国牢牢地定位于世界中,以中国的教育人类学丰富和发展世界教育人类学,以对国内外教育民族志的比较研究提升整体教育人类学的水准。

  对于推进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袁同凯建议,第一,要继续加大力度引介与评述西方教育人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二,从本土视角探讨教育人类学学科体系建构以及学科发展问题,进一步规范学科的研究范式;第三,更加注重以新的民族志研究方法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为教育内容、教育政策改革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第四,继续保持教育人类学重视文化情景、重视实地田野调查、重视跨文化视角的研究传统。

  陈学金提出,要充分尊重既有研究和传统,不做重复研究,深挖学术历史资源,凝练和深化学术研究主题。在加强少数族群教育研究和海外社会教育研究的同时,要特别加强对中国城市社会主流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研究,探索当下中国“教育社会”和“教育文化”的复杂过程和机制。此外,要定期举办高水准的专题研讨会,增进学者间的交流联系;支持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开设教育人类学专业,为培养后备人才搭建更好平台。

  教育人类学研究离不开田野调查,巴战龙主张对一个田野点进行长时段的间断性的观察,比如每年至少去一两个月做调查,持续几十年,他认为这样做出来的学问基本上才是有根基的、可持续的。同时,他还建议发展和完善教育人类学的教学体系,吸引和培育青年学者;建立田野研究的资助体系,鼓励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到中国各地和世界各地去从事田野研究。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