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2018年04月02日 08: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4月2日第1423期 作者:本报记者 潘玥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开启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征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

  法治建设的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进行创造性发展的科学理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冯玉军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将普遍性法治理论同中国具体法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成果,深刻揭示了法治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科学内涵和实践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法治建设的行动指南,没有科学的法治理论就无法取得法治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成就。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全面部署。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丁国强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顺应了世界潮流和时代要求,既对于回答中国问题、解读中国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也体现了以中国智慧、中国实践为世界法治文明作出贡献的积极努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构筑了改革与法治双轮驱动的格局,推动了改革共识与法治价值、改革引领与法治保障的有机融合。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把改革主张转化成法律规范,将改革行动转化为法治实践,可以说,全面依法治国是领导方式、动员手段、治理体制的一场革命,也是法治观念、法治哲学、法治理论的革命。

  拥有独特的发展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发展拥有独特的优势。冯玉军表示,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地理资源禀赋以及自成一体的文明习惯和思维方式,法治文明极为发达,形成了独特的法律文化。历史经验证明,我们放眼看世界、借鉴吸收外来法律文化的同时,更需要继承具有超越时空属性、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法治文明要素,实现中华法治文明的革故鼎新。从现实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改革和实践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既源于法治实践又指导法治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完善。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稳步推进,法治基础更加坚实,法治经验更加丰富。从制度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人在法治建设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律和法学思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

  丁国强补充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形成过程,也是法治实践与治国理政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依法治国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变革和法治行动的力度和成效都是空前的,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从国情出发 坚持自主创新

  对于如何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丁国强认为,一要立足中国国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要把研究现实问题与培育法治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既目标高远又脚踏实地。二要坚持问题导向。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中国国情和需要出发,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和法治建设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三要总结历史经验。要从法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深刻把握依法治国之道、公平正义之理,从中不断汲取经验智慧、获取前行动力。四要贴近法治实践。只有紧紧贴近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才能不断推进法学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发展新境界。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陈林林表示,要注重凝练中国法治建设的地方经验,考虑针对专项性事务,在经济发达地区开辟法治试验田,在及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内涵。

  冯玉军认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要从现实国情出发,坚持自主创新,注意寻求古今中外先进法律文化的契合点;要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对复杂的法治实践进行深入分析、作出科学总结,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撑。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