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为拉美地区提供良机
2018年03月19日 08: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3月19日第1413期 作者:本报记者 闫勇

  经历了近6年的低迷之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经济出现了复苏迹象。然而,多年的经济停滞已经使拉美社会发展显得裹足不前,迫切需要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3月13—15日,世界经济论坛拉美分论坛在巴西圣保罗举行,诸多政界、商界和学术界人士出席会议。大会以“处于转折点的拉美:谱写新篇章”为主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温和增长是可喜的进步

  世界银行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经济增速为1.2%,2018年预计达到2.1%。阿根廷和巴西正在逐步走出衰退,墨西哥经济将保持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关数据显示,未来3—5年,拉美的年经济增长率将稳定在1.7%左右,略高于过往25年的整体水平,但这一增速仅略高于发达经济体,按此增速,拉美地区经济很难赶超发达国家。不过,这种温和增长依然是可喜的进步。麦克创新管理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费利佩·蒙泰罗(Felipe Monteiro)表示,好消息是,2017年拉美最大经济体巴西最严重的衰退已经结束,而且此前一直增长的失业率也开始下降。

  有经济学界人士认为,拉美地区经济出现转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宗商品价格止跌回升,尤其是大豆、石油和金属等。总部位于美国的仲量联行(Jones Lang Lasalle)全球基础设施集团首席策略师沃尔特·凯姆西斯(Walter Kemmsies)表示,大宗商品价格高于一年前,而且增长速度普遍超出预期。这对于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和处于低谷的巴西来说是雪中送炭。蒙泰罗提到,转机出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拉美大型经济体政府进行的改革。巴西正在进行劳动力资源领域的改革,巴西和阿根廷两国政府正在向亲近商业的方向转型,“总体来说,这对于该地区十分有利”。

  未来发展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总体来看,该地区的经济增速将比以往更快。不过近6年的经济放缓对就业和家庭收入造成了负面影响,比如中产阶级群体扩大势头放缓,近39%的拉美人依然面临返贫的风险,这些人平均每天的生活费仅为4—10美元。这些迹象表明,拉美地区未来经济发展依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美国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莫罗·吉兰(Mauro Guillen)表示,目前拉美地区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真正以稳健的速度增长,巴西和阿根廷依然面临失业率较高的问题,阿根廷和委内瑞拉的通货膨胀率也非常高。他认为,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有两个,首先是该地区许多国家缺乏稳定的政局,腐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其次,能源价格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委内瑞拉、墨西哥等产油国的经济前景产生巨大影响,也可能对哥伦比亚和阿根廷有一定影响。对于墨西哥来说,长期以来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也是一个问题。

  智利天主教大学经济学教授费利佩·拉腊因(Felipe Larraín)表示,拉美经济面临三个挑战:第一,如何使商品多样化,进而使拉丁美洲不再依赖大宗商品市场;第二,如何提升监管机构等的运行水平,以此帮助拉美经济体在大宗商品萧条周期获得缓冲;第三,尽管该地区的贫困人口已经显著减少,但在减少不平等方面却没有取得成功。

  俄罗斯科学院学者安娜·拉武特(Anna Lavut)认为,加强公共治理和开展有助于该地区现代化发展的改革十分必要。此外,世界经济论坛拉美分论坛中强调的开发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加强自动化生产、减少非正规经济部门的规模、增加私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等也非常重要。

  中国是拉美经济重要伙伴

  许多学者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已经成为拉美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驱动力,尤其是对拉美大宗商品的出口影响巨大。此外,“一带一路”倡议的自然延伸,也将为拉美地区带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机。

  吉兰表示,中国将会为智利、秘鲁、阿根廷和巴西等国的大宗商品带来强劲的需求,拉丁美洲和中国等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将更加紧密,而且拉丁美洲某些大宗商品对维系亚洲经济增长也是必要的。

  美国波士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凯文·加拉格尔(Kevin Gallagher)表示,中国和巴西等南美经济体之间的商业关系已经呈现出新的特点,除了大宗商品领域的贸易,来自中国的投资已经在拉美外来投资中占到越来越多的比例。

  有迹象表明,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投资一直十分多样化,除了在电力、石油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还在民营经济领域拓展空间。

  拉腊因认为,中国的私人消费将扩大对拉美农产品的总需求,一些拉美国家有能力成为中国农产品市场的重要供应者。拉美经济多样化的实现依然需要很长时间,在此期间,许多国家仍将严重依赖大宗商品,因而来自中国的需求对于这些国家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