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周边学正当其时
2018年02月05日 08: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2月5日第1388期 作者:本报记者 毛莉

  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2018年,中国周边外交亮点纷呈。周边在中国外交格局中居于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布局新时代中国外交时强调“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为践行十九大作出的战略规划部署,不断开创中国周边外交新局面,构建中国周边学的呼声日益高涨。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近日组织笔谈会,与会学者对中国周边学的研究缘起、时代使命、学科定位、理论视角、研究框架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周边占据中国外交格局重要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延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积极运筹外交全局,突出周边在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维护了周边形势稳定和地区合作势头。

  在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石源华看来,十九大以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周边外交仍将处于中国外交全局的首要地位。然而,目前我国学界周边外交整体研究仍处于滞后和碎片化状态,建设作为独立学科的中国周边学刻不容缓。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钟飞腾认为,无论是历史上中国与周边的合作关系,还是全球化时代权力分布不均衡对地区关系的影响,当前西方源流下的任何单一学科都无法为这些问题提供有效解释。鉴于中国历史及中国周边地缘环境的独特性,中国学界应该构建中国周边学。

  中国周边学的产生具有鲜明的历史继承性,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与此同时,中国周边学还是“合作共赢”时代潮流下的产物。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石建国表示,“随着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对周边的带动辐射作用越来越强,中国学界需要向世界特别是向周边国家讲好中国故事”。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周边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周方银表示,古代东亚国际关系的历史经验、几十年来中国周边外交的实践,均为研究中国与周边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材料和具有理论价值的经验事实。加强中国周边学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并可能产生创新性成果。

  把中国特色周边外交讲清楚

  从学科建设角度看待中国周边学,必须明确其研究的核心问题。

  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明昊看来,回答中国周边外交何以“特色”,是提出和构建中国周边学的核心问题。换言之,中国周边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把中国特色周边外交讲清楚。他认为,中国周边外交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具有“特色”的地缘环境,二是具有“特色”的政治制度,三是具有“特色”的历史遗产,四是具有“特色”的发展进程。

  “中国周边学并非主张恢复历史上以中国为中心的‘封贡体系学’,而是要在总结、吸收传统东方国际关系理论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创建符合时代要求和民族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关系新理论。”石源华进一步表示,中国周边学亦非简单接受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体系,而是要突破西方范式的价值观念,吸收、借鉴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合理成分,摒弃、克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日益显露的种种弊病,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和大国外交新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李文认为,中国周边学研究领域应聚焦三个方面:国别研究,地区特点与发展规律研究,地区秩序、合作机制与规则研究。例如,研究如何构建周边合作新秩序新机制,如何携手不同国家共同解决全球与地区问题,如何设立周边经济安全新规则,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在经贸领域提出适用于周边地区的新议题,等等。总之,中国周边学应以探究地方性、精细化知识为目标,在深入理解周边世界的基础上,为国家制定更具参考价值、借鉴意义的对外战略与策略,实施更具针对性和舒适度的外交政策提供智力支持。

  开拓中国周边学研究视野

  构建中国周边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界需在概念界定、理论创建、研究方法和分析模式创新等方面下足功夫。对此,石源华表示,中国周边学研究者需要关注中国周边学的十大框架性问题,分别是时代使命、学科建设、地理范围、战略定位、史料建设、新理念、新战略、新路径、新课题以及分支学科和关联学科。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任晓提出了“以共生观照周边”的研究视角。他表示,以共生观照周边,一是以和平为基础和价值取向,牢牢坚持和平理念。二是以共同发展为追求。一带一路作为一个长期的宏大倡议,为中国和相关国家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足以在未来催生出各个具体领域的合作,从而形成共生发展局面。三是由共存达至共生。合作行为带来的正向收益将进一步促发合作精神,进而达至相生相长的共生状态。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院长助理关培凤对周边学语境下“边界”的概念及其研究重点等问题展开了论述。她认为,在周边学特别是“大周边”的语境下,边界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一个国家的四周,而且是一个包括陆、海、空的多维立体概念。边界争端管控、解决机制和模式,边界地区尤其是边界线两侧的民族、语言、宗教、文化等问题都值得研究。

  钟飞腾提出了推进中国周边学研究的四大方向:一是将中国特色的政策语言转化成富含学理的话语体系;二是对诸大国的周边外交进行深入讨论和比较研究;三是拓宽从海洋角度研究周边关系的内涵;四是开拓研究周边国家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