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坚:整体设计汉语国际教育新方案
2018年02月01日 08: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2月1日第1386期 作者:吴坚

  新时代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呈现出新内涵、新理念和新形势,对于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民心相通、文明互鉴和合作共赢,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事业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而中外人文交流事业的推进将有利于增强国家软实力,为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提供良好的国际和国内环境。

  一带一路建设通过政策、信息、文化等方式助力汉语国际教育发展。《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指出,支持更多社会力量助力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建设,加强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学志愿者队伍建设,全力满足沿线国家汉语学习需求。《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文化交流与合作,传承丝路精神,促进文明互鉴,实现亲诚惠容、民心相通,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教育现代化呼吁汉语国际教育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汉语现代化,并以国际化和信息化为手段,推动汉语国际教育真正走近新时代的世界舞台,充分发挥汉语的人文交流、民心相通和国际理解的作用。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汉语国际教育在师资队伍、学生、管理、内容、形式、技术、手段等方面都赋予了现代化发展机制新内涵,如汉语国际教育智慧课堂与云平台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就是汉语国际教育现代化在技术创新和手段信息化上的表现。

  从以上三个角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外人文交流既是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支柱,也是汉语国际教育的价值取向。一带一路建设为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发展提出新任务,而汉语国际教育也为相关国家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服务需要。这都需要汉语国际教育实现现代化,与时俱进,切合教育的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在此背景下,如何整体设计汉语国际教育新方案呢?

  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观、主体观和价值观

  整体设计汉语国际教育新方案,需要从目的观、主体观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对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及走向进行探讨。从目的观来讲,汉语国际教育新方案的目标取向主要从语言工具性走向发展性。这意味着在汉语国际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汉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培养,还要增强汉语素养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强调汉语语言的实用性和交际性,还要突出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要推广汉语语言文字,还要强化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

  从主体观来讲,汉语国际教育新方案的核心主体从语言通用型人才走向职业型汉语创新人才。在海外汉语教育推广过程中,我们需要处理好汉语国际教育的教育性与行业性、国际性与本土性、标准性与特色性三大关系,从而促进汉语人才培养在“通识”的基础上,着眼于各行各业职业型汉语国际创新人才的永续发展。

  从价值观来讲,汉语国际教育新方案的价值取向主要从语言文化价值走向社会服务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思考如何处理汉语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如何增强汉语文化自信的社会价值、如何提升汉语国际人才的服务质量,以实现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的最大功效。

  因此,汉语国际教育新方案的整体设计主要基于新时代发展背景,从宏观角度整体把握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观、主体观和价值观,涵盖汉语语言推广、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汉语文化传播与创造性转化、汉语人才培养、汉语社会服务、汉语教育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助于加快新时代汉语走向世界的步伐,为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事业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民意基础。

  汉语国际教育新方案的实现路径

  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汉语国际教育新方案的实现路径可以从创新汉语教育的中外合作、建设现代化汉语教育智库、完善汉语的本土服务体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新时代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创新汉语国际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是培养汉语国际人才,并基于协同发展理念,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手段实现合作办学的最大公约数。例如,目前华南师范大学正在推进四国四大学联合办学。四大学合作办学将基于一带一路建设和东南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本土需要,加快东南亚汉语本土人才培养,为新时代东南亚国家的深化发展培养爱华友华的各行业职业创新人才。办学的思路将以中国华南师范大学为主体,联合印度尼西亚亚洲国际友好学院、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泰国曼谷大学等友好高校,以汉语为媒介语,共同开设符合社会需求、促进持续发展的相关专业,实行学分互认,颁发双学位或多学位,尝试本硕连读项目、开设师资培训项目等。同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特色项目,如开展汉传佛教海外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高端国际旅游专业人才项目,加快推进在泰国开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太极文化课程项目以及企业家及职业专才高端培训项目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为中外人文交流事业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建设现代化汉语教育智库是新时代中国智慧促进汉语教育现代化的结晶。汉语国际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在于如何促进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新时代新型汉语教育智库的必然抉择。比如,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作为获教育部备案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是中国面向东南亚的服务政府、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数据库建设的全国性基础研究和咨政服务机构,定位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东南亚研究高端智库,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汉语人才和以汉语为媒介语的专业人才,搭建多学科和跨学科合作交流平台,开展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教育、历史等方面研究。此外,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建设现代化汉语教育智库离不开汉语科学研究。鉴于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特殊性及新时代赋予的新内涵、新目标和新任务,汉语科学研究需要通过组建中外汉语教育研究联盟、建立一带一路主题学术交流机制、成立国别性和区域性研究机构等方式,充分发挥中外合作研究力量,促进汉语教育现代化在世界各国中真正落实并扎根于本土社区发展。

  完善汉语的本土服务体系既强调汉语国际教育本土化的发展趋势,也凸显了服务在未来海外汉语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完善汉语的本土服务体系,强化汉语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利于提升汉语教育发展的效益,提升汉语教育推广的内涵质量,为打造和谐共生、包容互鉴、共有共享的汉语语言文化交流服务平台奠定基础。此外,汉语服务功能是汉语国际教育服务社会的重要表现。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志愿者教师师资储备培训基地,组织中外专家联合编写不同国家不同类别本土汉语教材,健全东南亚汉语教育评价体系(如建立普通话东南亚测评中心),培养大批汉语国际型、职业型的专业人才等途径,扩展汉语教育的服务范围,提升汉语本土服务质量。

  (本文系广东省扶持哲学社会科学优势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下加快国际汉语人才培养研究”(gdxk201710)和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课题“马来西亚语言政策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教育国际化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