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秀传统礼乐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8年01月15日 08: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月15日第1373期 作者:本报记者 苏培

  中国传统礼乐文明是中华文明历史演进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和文化智慧。

  凸显中华民族文化特质

  中国传统礼乐是一个涵摄个人、社会关系、家国、天地宇宙的文明秩序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余开亮表示,从个人来讲,礼乐文明贯彻了个人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是人生在世的情感抒发形式;从社会关系来讲,礼乐文明伴随着待人接物的方方面面,是人人关系的道德伦理规范;从家国来讲,礼乐文明构筑了家国秩序,是人对家国的情感认同与政治认同方式;从天地宇宙来讲,“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传统礼乐本自天地之序与天地之和,这种形而上性使得礼乐文明实践具有了一种超越的人文精神性。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法认为,礼乐文明把中国的天下治理,以包含信仰和政治为一体的礼以美的感性形式体现出来,同时以美的感性形式把各族群的信仰认同和政治认同,统一到以中和为核心的观念体系、器物体系、礼仪体系之中,为中国文化的最初定型和以后的发展起了奠基性的作用。

  今天,虽然我们可以从不同侧面界定中国传统文明的属性,但对礼乐的崇尚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能凸显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的文明取向。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刘成纪谈到,礼乐之“礼”,对于个体而言,预示着人行为的雅化;对于群体而言,预示着典礼仪式的庄严神圣;对于国家而言,则预示着公共生活的秩序性。礼乐之“乐”,具体指诗、乐、舞等艺术形式,也指人从诗、乐、舞中获得的主体性快乐。就其象征意义而言,则指整个社会和谐共处、其乐融融的美好景象。宋代程颐称,“推本而言,礼只是一个序,乐只是一个和。只此两字含蓄多少义理”。追求秩序与和谐,是中国传统礼乐文明的本质诉求,也是中国人调和心性、培养社会良俗、构建国家政治制度、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礼乐的文化内涵极其简洁,即表征秩序与和谐,但它贯穿于中国人从个体修身到家国天下的诸多层次和环节。

  礼乐制度影响中国数千年

  礼乐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领域都起到了一定的奠基与塑形作用。刘成纪表示,中国礼乐文明有悠久的起源,与中国上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到西周时期,这种祭祀天地诸神及宗祖的仪式性活动被周公用于现实政治,于是有了影响中国数千年历史的礼乐制度。这一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有三点:一是持之以恒地推行人文教化,将诗教、礼教、乐教视为国家文化和社会制度建构的核心力量;二是以崇礼尚乐作为证明本民族文化具有优越性的基本标识,作为区分野蛮与文明的价值分界点;三是赋予礼乐制度鲜明的理想特质,将礼乐的实现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在余开亮看来,传统礼乐文明的塑形作用,外化构成了中国传统的礼乐物质与艺术体系,如礼器、礼仪、诗歌、乐舞、服饰、建筑、典章制度等;同时又经由内在的情感体验方式,形成了情理合一、美善合一的特征。传统礼乐文明衍生了一套对中国影响深远的伦理道德观念,如仁爱、忠义、孝悌、谦逊、恭让、诚信等,其在国家治理领域的展开,给古代政治文化注入了柔性与人道内涵。

  汲取适合当代文明的礼乐资源

  在刘成纪看来,借助礼乐,可以有效把握中国传统文明的整体属性。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弥足珍贵的资源。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中国传统礼乐文明对当前文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礼仪对德性的要求和对天地的敬畏,有助于解决当代人的道德和信仰问题;乐是以音乐的快乐、和谐去隐喻人的乐观心态和良好的群体相处之道,不仅有助于解决现代人的精神焦虑和孤独感,而且对建立良好的社群关系有重要助益。

  谈论今天应如何对待礼乐文化时,余开亮提出,依然要秉承有所损益的态度,弘扬传统礼乐文化中的积极并适合现代文明的部分。礼乐文明延续至今,本身彰显的就是中华文化的特色。随礼乐文化出现的各种礼乐物质与艺术体系,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弘扬礼乐文明,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示中华文明与中国形象;礼乐文明中蕴含的各项情感体验与道德伦理,显示了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以及以礼待人的处世之方,能够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资源;礼乐文明中蕴含的典章制度、礼乐德治以及“和而不同”等观念,可以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张法认为,中国传统礼乐文明对如何处理信仰、政治、伦理等观念内容与审美形式的关系,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借鉴作用。当今应如何形成与信仰、政治、伦理等观念内容相适应的美感形式,一直是一个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根据需要,借鉴中国传统的礼乐文明,再参之世界各国经验,有益于当代社会的文化建设。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