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华:在国际竞争中全面提升政治发展力
2018年01月04日 07: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月4日第1366期 作者:张树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最伟大的实践。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成功,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有力地回击了西式民主一元论及其话语霸权,拓宽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为非西方国家提供了非凡而宝贵的政治经验。

  中国奇迹的政治密码与全面发展的政治道路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快速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被国际上誉为“21世纪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打破了西方所谓“自由、民主、人权”口号的攻击与围堵,用实际行动证明政治发展要走自己的路,彰显了中国道路的思想价值,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中国奇迹”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背景下有着特殊的国际影响和历史意义。

  经济上的成就不是孤立的,“中国奇迹”的基石在于中国政治经济体制的相互促进。中国稳定的政局和政治治理形式作为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中国全面发展的政治理念、价值取向和经验原则丰富了世界政治面貌,也丰富了人类发展的内涵和理念,无疑深刻影响了世界格局与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与西方国家一些学者继续局限于“民主—专制”、“西方—非西方”的两极对立思维模式不同,中国发展采取科学性的发展方式,沿着协调性的发展轨道,秉承包容性的价值理念,为当今国际社会提供了非凡的答案。中国发展改变着世界,中国发展丰富着世界。中国的政治发展体现了发展价值的多样性、发展进程的包容性、发展理念的科学性,显示出强劲的政治竞争力和政治发展力,展示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很好地体现了发展目的的人民性、发展价值的包容性和发展方式的兼容性。全面的政治发展观避免对“自由、民主、人权”等作抽象化、简单化的议论,旨在有效驾驭“民主化”进程,力求超越狭隘的西式“民主、自由”说教,跨越民主化政治陷阱。中国的政治实践视野开阔,丰富了政治发展的概念,使中国的思想者得以在政治发展的宽广平台上探讨民主化和政治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以全面、科学的政治发展方略提高政治发展力,以持续、稳定的政治发展进程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竞争力和政治影响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秉持全面性、稳定性、发展性、协调性、包容性,追求民主、秩序、效能等政治价值的有机统一。全面的政治发展观力求以全面、务实的政治发展方略提高政治发展力,以实现真实、广泛的人民民主。持续、稳定的政治发展力对于实现政治稳定、政治秩序、政治绩效、政治能力、政治动员、政治廉洁等指标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突破西式民主逻辑,以全面发展观构建中国的政治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决不能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决不能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突破了西方固有的“民主一元论”的思维定式和双重标准,抵制了西方以“自由、民主、人权”为幌子的文化霸权的侵扰,排除了“激进民主主义”和“民主一元论”的干扰,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开放的发展视野顺应人民的意愿,秉承全面、协调、包容的发展理念,开辟了世界政治中一条独具特色和卓有成效的发展道路。

  研究和阐释民主,要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拨开民主问题上的层层迷雾,正确而科学地把握民主:民主的产生和消亡是一种历史现象;民主是有阶级性的;民主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要为经济基础服务;西方民主经历了几百年血与火的历程;如今西式民主政治频频陷入政治泥潭,陷入了金钱政治和寡头对抗的漩涡而不能自拔;西方极力对外输出民主,是为了获取地缘政治私利;西方阵营打着民主的旗号,对外暗地里实施“离岸平衡”,制造“可控的混乱”,策动“颜色革命”;当前国际上围绕民主问题正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西方早已设下了话语、理论和道路等重重陷阱;西方世界不会将完美的民主成品拱手相送,而是将民主作为西化、弱化、演化他国的工具和手段;面对长期以来西方对民主解释权的垄断,必须跳出西式民主的政治逻辑,破除民主迷思,树立全面的政治发展观,走科学的、全面的政治发展道路,以我们党全面而高超的政治领导力提高中国的政治发展力。

  民主是政治发展的价值要素之一,与法治、效能等共同构建起全面政治发展的总体格局。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深受一国国情的影响,服从于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总目标。发展民主应选择合适的路径、合理的速度、有效的方式,这样才能使民主政治更有效、更优质,否则就会陷入“对抗政治和劣质民主”的泥潭。

  与民主概念的单一性相比,政治发展的内涵更为丰富、更为具体、更为多彩和更为广泛,发展民主应将民主纳入政治发展的统一轨道。民主是成长的、多样的、具体的、现实的、历史的。民主进程要统一于政治发展的总目标,要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法治建设等进程相协调。

  民主的“单兵突进”并不总能推动政治发展,民主化失控或民主赤字反而会导致政治衰败。因此,要辨别和识破“民主万能论、民主速成论、民主不战论、民主和平论、民主同盟、自由之弧、民主至上论、民主救世说、西方民主普世说”等说教,树立正确的民主观,超越西式民主,妥善驾驭民主化进程,坚持走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

  推动政治全面发展,提升政治发展力和竞争力

  在当代中国,发展民主必须在政治全面发展的框架下推进,以有效的民主形式推动政治发展,以政治的全面发展带动民主进步。应当把推进民主融入政治发展的轨道,以提高政治发展力为目标,融合民主、法治、效能等价值要素,统合政治发展的价值和力量安排。

  政治发展是一个社会在一定历史文化条件下政治制度与经济体制等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社会政治结果。政治发展进程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政治发展、进步或政治倒退、衰败。通常讲,政治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历史阶段政治发展有着不同的主题、含义和要求。

  政治发展是一定时期、一定社会政治进程中民主、法治与效能三组要素的协调发展或最佳组合。政治发展包含三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变量和价值追求:民主(包括公平、权利、自由)、法治(包括稳定、规则、秩序)、效能(包括绩效、责任、廉洁)。民主、法治和效能三者之间是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科学的政治发展观的本质含义是民主、法治、效能三组价值要素的协调进步和共同发展。因此,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的任务就是准确把握上述三组价值要素的“平衡点”,协调统一,因势而动。

  政治民主和政治效能等是政治发展的动因,也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法治、稳定和政治秩序则是政治民主与政治效能的前提条件,同样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与价值。理想或最优的政治发展要求民主、效率、秩序、稳定之间的关系应是均衡的、协调的。这些价值共同构成政治发展的全部内容,成为政治发展的价值追求。

  从政治发展的外在关系上看,全面的政治发展观要求政治发展的进程及其表现应当有利于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社会和谐。提倡政治发展的“包容性”绝不意味着拒绝一般意义上的民主。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模式应当是以全面政治发展的理念带动民主的进步,通过政治发展解决社会问题,为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全面的政治发展观强调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的平衡,强调政治发展应当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公平和正义,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世界和平、和谐与进步。

  与一些国家“单兵突进式的民主化”不同,中国的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进程秉持全面发展的政治理念,体现了全面协调性、动态发展性、主权历史性的辩证统一。全面协调性不仅要求政治发展价值要素如民主、秩序、效率的有机统一、平衡协调、因势而动,而且要求政治发展应当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强调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相互协调和共同进步。动态发展性则强调政治发展是长期、复杂、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是历史性的社会存在,是循序渐进、分阶段、多层面的发展过程。政治发展必须以特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与现实国情为基础,建立多维的发展构架,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主权历史性强调政治改革和民主化要立足国情,坚持走自己的路,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政治发展力是容纳政治发展全方位因素的综合能力,包括政党的治国理政能力、政治制度能力、国家治理能力、政治思想力、战略谋划能力、政治动员能力、价值建构能力等。在当代中国,发展民主必须在全面政治发展的框架下推进,同时也必须以有效的民主形式推动政治发展。在政治发展的框架中推进民主,意味着要发展优质民主,而不要劣质民主。

  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无论在思想、理论方面,还是在制度、政策方面都是一项探索性很强的实践活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一定要坚持“四个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在话语体系和理论构建中坚持全面的政治发展观。在实践方向上,以政治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全面提高党的领导能力为引领,以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为动力,全面提高政治发展力和国际政治竞争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际智库当代中国研究数据库与重要专题研究”(14ZDB163)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