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光华:新时代需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2017年12月28日 08: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28日第1362期 作者:方光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阐述文化自信,特别是在2016年11月30日召开的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十九大报告则进一步明确:“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可见,文化自信已经成为观察和了解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视角。文化自信的牢固程度关乎党和国家的整体文化形象,关乎全社会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关乎国家文化实力在海外的传播力度,需要引起高度关切。那么,文化自信到底应该怎样才能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呢?

  在中国道路的历史自觉中坚定自信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特别善于使人民群众明白,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在民族历史发展中的文化意义。1949年9月21日,他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954年9月15日,他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说:“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这些讲话把一个新的人民民主共和国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上的价值简练地呈现出来,把我们的奋斗目标和面临的挑战清楚地揭示出来,让全国人民焕发出一种崇高的使命感,看到自己为之献身的事业气势磅礴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国道路的文化意义。2013年3月17日,他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2016年7月1日,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要善于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中华文明发展延续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只有看到所做的事业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意义,才会真正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展现了社会主义的活力,而且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生命力;才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中,为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在中华民族思想独立性的自觉中坚定自信

  在一般意义上,现代化可分为“内发”和“外诱”两种类型。内发型现代化是指某一民族或国家的现代化由其内部因素促成、由内部创新引起;外诱型现代化是指民族或国家的现代化由外部刺激引发。中国的现代化具有很明显的“外诱”特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并不能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现代化事业与中华文明的内在一致性,直到最近20多年,这种内在联系的深刻性才逐渐被广泛地意识到。

  思想最能体现文化的独特性,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最能看出文化内在生命力的生长历程。毛泽东十分重视中国在思想基础上的创新。1938年10月,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科学命题,并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在1940年1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他阐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观点是:一方面,“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传统思想既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又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桥梁。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国古代的大量鸿篇巨制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和世界文明交往等领域所走过的独特路径,既丰富了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内涵,也丰富了人类精神生活的内涵。它们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思想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十九大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联系的进一步深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内在规律认识的进一步升华,是对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往关系的进一步拓展。从中可以看出,追求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追求社会公平正义、追求全人类解放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它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源泉和精神追求,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属性。我们对这样的思想特性有所把握,就会有明确的思想指引,就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

  在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的理念自觉中坚定自信

  在反对帝国主义的艰苦斗争中,中国人民逐渐意识到,中华民族要对人类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首先是中华民族要实现完全的独立和解放,同时要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坚决不欺负、不压迫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并与世界人民一道,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观察和处理中国自身及外交问题。2015年9月28日,他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国家独立自主、坚持和平发展、坚持文化多样性,渗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追求,凝聚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独立解放的宝贵经验,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和为世界福祉贡献力量的决心。

  当今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面临着各种选择。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因此,我们要对“命运共同体”这样的理念有坚定的信念,高度关注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治理的进展,思考提升国家制度化能力的路径并努力加以实践,争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陕西省西安市副市长、西北大学原教授)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