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017年11月27日 08: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1月27日第1339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建设也应全面提速,持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开拓文化发展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梁涛表示,正是由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对革命文化的传承发扬,以及对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继承,中华民族才能够在世界文化激荡和先进文化之林中更有文化自信的底气。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有新的内涵和形式,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基础上,不断吸收借鉴世界不同民族先进文明成果,从而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黄行表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加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要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在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王杰看来,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在学理上论证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推动当代文化与社会主义宏伟目标建立起深层次的关系,将人民大众的文化热情与更高尚、更丰富、更多样化、更美好的社会理想结合起来,为激励人民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注入强大的情感力量。

  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从2013年到2016年,我国文艺演出观演人数年均近10亿人次,全国公共图书馆累计流通人次近23亿,博物馆参观总人次近30亿。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3.48%提升到2016年的4.07%。不断丰富完善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正在逐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黄行表示,文化创新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创造,一方面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另一方面要体现时代精神,这是文化创新更重要的追求。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王杰认为,在当代社会,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先导,文化自信在审美和艺术活动中的全面呈现,将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文化推动力。五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转化为人民大众日常生活及其文化实践中的具体内容。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相当广泛的程度上满足了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理论研究、高品位的文学艺术创作和演出、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等都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些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举措,势必推动当代文化的繁荣、丰富和新一轮的发展。

  文化繁荣兴盛关乎民生福祉,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梁涛谈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质量也越来越高,更加期待好的文艺作品、文化产品出现。通过文化事业发展反映良好社会道德、社会理想、社会风尚,真正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才能使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从而提升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既要关注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要关注中国文化的国内凝聚力。”正如黄行所言,没有内在凝聚力的文化,是不可能有外在影响力的。文化软实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他表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文化建设。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在王杰看来,文化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最高程度上的体现和实现,只有在文学、美术、音乐、电影等领域,实现中华文化创新和再创造,才能使中华文化强有力的文化基因获得当代形式的呈现,使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和智慧成为当代文化审美形式,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语言。展望新时代文化建设,他表示,大众性、群众性的文化将与新的生活生产方式相结合,社会主义理念成为一种美好的社会发展趋势,文化将作为一种具有物质性的力量和改造社会的力量,成为连接人与人的中介和纽带,成为人类建设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平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一伟大进程中,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梁涛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复兴与繁荣。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人文社科工作者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高认识问题、把握时代脉搏的能力,提出新的理论、新的思想,不断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和社会的要求。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