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勇:科学建构参政党新型智库
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时代效能
2017年11月16日 08: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1月16日第1332期 作者:沙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对民主党派加强“四个建设”,提升“五种能力”要求的提出,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对民主党派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的最新诠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面临新的极大挑战,亟须顺应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作出新变化。当前,智库发展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建设和发挥智库作用,即是切实提高履职能力、建设现代高素质参政党的有效途径。参政党的智库建设可以有效助力民主党派在关键时期,就关键问题提出切合时宜、切实有效、切实可行的关键建议,以使参政党更加有效地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与智库建设可产生积极作用

  由于市场经济、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广泛而深刻变革的时期,世情、国情、民情的新变化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改革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面对这些新任务、新课题,智库建设可以为民主党派有效履职提供智力支撑。

  首先,可以促进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可以完善参政党的科学研究体系。高水平的参政议政需要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然而,当前民主党派的调查研究只能依靠党派中央的研究机构、较为松散的党派各专门委员会或者是个体党员等。在研究资源整合、整体投入、系统建设上明显不足,难以对一些复杂问题、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开展综合的、系统的、前瞻的、长期的、有效的战略性研究,严重制约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可以弥补参政党履职的智力支撑不足。在与中国共产党内部以及社会所属的各类众多研究机构、智库相比之下,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系统智力支撑明显缺失,加强参政党新型智库建设就显得较为迫切。三是可以补充参政党履职的信息支撑缺失。民主党派成员大多数为某一领域专家、学者,在政府综合部门特别是在基层政府、实际部门中任职人数较少,难以及时接触、有效了解有关经济社会发展、方针政策调整、民生诉求等相关信息,仅靠政府文件、统计部门数据和专题调研难以全面客观、及时准确掌握情况,更无法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却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所有领域,充分发挥智库科学调查研究的优势作用,以第一手数据为支撑,以事实案例为依据,以科学研究为依托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可以更有效地发挥民主党派的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强调,越是情况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全国上下团结一心,越是需要各民主党派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措施落实上来。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的情况下,民主党派如能很好地加强智库建设、发挥智库作用,就可以在帮助中国共产党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上提出更多有用的对策建议,就能够更好发挥参谋和助手的作用。

  再次,可以更好地推动多党合作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已经成为一个分外重大的命题。面对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各民主党派也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加强自身建设,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实现自身建设的现代化,否则必将落后于时代。这要求参政党必须注重新型智库建设,对相关领域的政策开展科学性、战略性研究,提出科学的思想理论、可用的政策建议,使参政党的履职能力不断提升。这样才能顺应时代要求,才有可能紧跟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发展步伐,更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厘清民主党派智库建设内涵

  想要以智力支持推动各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要求更好履行职能,民主党派新型智库建设必须从战略高度厘清其内涵特征,以使其有别于现有的其他智库体系。

  第一,要充分体现参政党的政治特性。民主党派智库建设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根本遵循,更好地体现这项制度的时代效能,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智慧作为终极目标开展工作。

  第二,要充分体现参政党的任务特性。民主党派新型智库建设要以参政党主要的工作任务和履职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导向,坚持政策性、时效性、学术性融合研究。注重以科学的研究方法、系统的学术研究,支撑政策建议、思想观点的客观性、准确性,为参政党在优化决策方面发挥智力支撑作用。

  第三,要充分体现参政党的界别特性。各民主党派存在界别特点,成员构成、参政议政涉及的主要领域有一定的差别。参政党新型智库建设要避免同质化重复建设,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自身界别优势,形成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特色鲜明的参政党新型智库,以便于集中优势资源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产出能够用得上、用得好的研究成果。

  民主党派智库建构的思路对策

  民主党派智库建设是加强自身建设、有效提高履职能力的最重要课题之一。各级中共党委、政府要大力支持各民主党派统筹推进自身新型智库体系建设。各民主党派自身要注重科学建构和完善新型参政党智库体系的组织模式和制度设计,使其不流于形式、不低水平重复建设,以期切实发挥思想库作用、实现凝聚智慧的成效。

  第一,整合资源,科学建设。参政党新型智库建设要构建支撑自身发展的组织体系。一是各民主党派中央要明确负责智库建设、运行管理的统筹领导部门。明确其责任目标和强化力量配置,使其作为党内智库建设与发展、成果使用与评估的顶层设计和综合协调牵头部门,以有效引导党内智库建设与发展方向,协调相关资源支持智库建设发展。二是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和各专门委员会的作用。争取统战部门政策支持及政府财政支持或社会资金参与,在各党派市级及市级以上组织中建立相对独立、目标任务明确的研究中心作为党内自建智库。充分整合各专门委员会成员、骨干党员、机关干部、退休党员中的专家资源,形成智库专家平台,引导其以生产战略性思想、可行性对策、科学性理论为目标,对相关领域开展深入研究、聚焦研究,以提升参政党各级组织对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决策部署和地方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措施落实等,提出有用建议和开展有效监督的能力。三是充分和现有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共建参政党新型智库。这样既可以避免参政党新建智库受人力财力等制约,也可以为现有研究机构提供更多的参与社会活动机会和科研成果价值实现通道。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党派自身成员的现有资源,整合骨干成员所在的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参政党新型智库。党派成员具有了解自身党派特点、需求的天然优势和履职尽责的责任感、归属感,可以很快见效,且减少投入;还可以充分激发党派成员积极发挥作用,也为其所在科研院所有效参与国家治理拓展建言献策渠道,更能有效促进党派成员把自身工作开展与党派智库建设、更好履行民主党派成员职责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农工民主党中央就充分利用其中央副主席担任校长的南京邮电大学,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针对农工民主党中央对口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云南省,充分发挥了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的智库作用:严格按照统计学规范在云南省四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边境区域随机抽取了20个哨点村,开展问卷调查、专题调研、深度访谈,并持续跟踪调查、动态监测,对各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科学监督;举办了多次专家研讨会、高峰论坛,及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在帮助地方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农工民主党中央正在强化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作为自身党派特色智库的作用,以加强农工民主党在人口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等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参政议政工作。

  第二,完善机制,规范运作。参政党新型智库建设要构建支撑其良性运作的制度体系。一是建立交流与合作机制。一方面参政党智库要与党派自身各级组织及成员建立紧密、常态化的沟通机制,以便于及时对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研究趋势沟通交流,对研究成果开展讨论,切实起到参政党智库服务于参政党更好履职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参政党新型智库与政策制定部门、实际工作部门等决策部门常态化的深度沟通交流机制,实现信息的及时、充分共享,以使得其研究方向与研究成果服务决策更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时效性;同时,参政党新型智库还要与中国共产党内部、政府部门、各民主党派所属以及社会各类型智库充分交流、开展合作,构建完善的沟通交流机制。避免人才配置、专业方向、研究成果的同质化,以促进统筹多元、特色鲜明的参政党新型智库建设。二是建立成果转化与发布机制。一方面,参政党智库要及时将研究成果传导给民主党派各级组织,为其有效影响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学术会议、论坛活动、媒体渠道发布相关成果,扩大影响,形成社会共识,促进有用成果服务于国计民生。三是建立成果评价机制。凸显参政党新型智库的内涵特征,以支持参政党各级组织更科学地参政议政、更有效地民主监督为导向,建立科学评价和正向激励参政党智库成果转化、服务决策能力的机制。

  总之,参政党新型智库建设是参政党能力建设的时代课题,也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历史性变革时期,各民主党派要以加强新型智库建设为契机,深入研究、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全面提升五种能力,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聚新智慧、贡献新思想。

  (作者系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院长、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农工民主党中央人口与资源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