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交平台虚假信息横行 学者“支招儿”辨别真假新闻
2017年11月03日 08: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1月3日第1323期 作者:本报记者 闫勇

  当今社会,自媒体和社交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传播和接收信息的主要媒介。尽管拥有诸多优势,但自媒体和社交网络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不良信息快速、广泛传播的主要平台。近日,美国总统社交媒体事务主管社交网络助理丹·斯卡维诺(Dan Scavino)在“推特”上发出一段视频,称飓风“艾尔玛”淹没了迈阿密机场,并配上文字“每小时在社交媒体上同总统特朗普和副总统彭斯共享有关飓风‘艾尔玛’的消息。这里是迈阿密国际机场。注意安全!”事后证明,视频中的机场位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暴雨也并非当天景象。斯卡维诺“带头”传播假消息,这引起美国网民的热议。移动互联时代,假新闻为何大行其道?对此,学者进行了深刻剖析。

  技术手段作用有限

  美国梅里马克学院传播学助理教授梅丽莎·齐姆达斯(Melissa Zimdars)发现,网络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上有许多“错误、误导和带有诱饵性质”的新闻来源。研究显示,许多新闻网站其实是一种“网络信息聚合体”。也就是说,这些网站从其他来源获取新闻故事后,在没有核实相关事实真实性的情况下,就用煽动性标题重写它们。正如硬币的正反面,网络新闻和消息传播赢得时效、便捷的同时,也削弱了新闻的真实性、权威性。美国华盛顿大学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杰文·韦斯特(Jevin West)表示,2016年,在美国社交媒体上某些领域(比如总统选举)内虚假新闻的内容比真实新闻还要多。错误信息的传播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大量负面影响。

  面对各自平台上的海量信息,部分科技巨头正在使用技术手段,以使其平台较少受到虚假新闻及相关负面效果的影响。但韦斯特认为,一方面,“技术手段很容易被(制假者)愚弄”,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不法分子也可以利用技术手段轻松制造并传播假新闻。表面上看,大型搜索引擎上的任何东西似乎都具有一定“真实性”,但在实际操作中,无论其有效性如何,在虚假新闻流传之前,技术核查人员都无法及时做出反应。更有甚者,一旦虚假新闻与一些数据相关联,似乎就穿上了“权威的外衣”,让人真假难辨。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公共行政系教授布伦丹·尼汉(Brendan Nyhan)、耶鲁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大卫·兰德(David Rand)及心理学系博士后戈登·潘尼库克(Gordon Pennycook)此前共同进行的一项实验表明,经常接触虚假信息的人可能产生一种错觉,即这些信息是准确的。但另一项实验表明,如果新闻阅读者在阅读时被提醒“你应对此进行批判性思考”或者“对此保持怀疑”,那读者对即使很准确的标题、很严谨的新闻内容也会高度警惕。与上述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阅读那些没有被“贴标签”的信息或新闻时,读者更倾向于认为这些信息或新闻是准确的。鉴于此,尼汉认为,如果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公司利用技术手段为一些信息或者新闻贴上标签的话,那么没有被贴上标签的信息或新闻将很有可能被读者误认为是准确无误的,但实际上,这些没有被贴上标签的信息和新闻之中也有相当多不准确或虚假的内容。

  练就“慧眼”识别假新闻

  韦斯特认为,除了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之外,虚假信息横行,其本身也具有为不法分子牟利的属性。他表示,“对个人消费者或信息接受者来说,学习如何将事实与虚构区分开来非常重要”。

  齐姆达斯将许多传播不严谨新闻甚至虚假新闻的网站整理出来,分析它们的共性。她发现,“这些网站的消息来源并非都有问题,也不是所有新闻都是假的或者错误的,这些新闻往往与正规新闻或者消息来源相关联,它们往往作为诱导人们点击的新闻标题或社交媒体描述主题而存在”。

  此外,她还就如何识别潜在虚假新闻,为人们提供了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建议。奇怪的新闻网站域名、不同寻常的域名扩展,以及网站域名全部使用大写字母等都是值得警惕的信号。对于那些关系切身利益的消息,读者一定要结合其他报道的新闻资料和消息来源。“有时对某个消息缺乏报道是媒体偏见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通常某个事件或话题应该有不止一个消息来源。”齐姆达斯称。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