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工智能专家:探索融合——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前沿
2017年10月12日 08: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12日第1307期 作者:特约记者 孙梦曦

  原题:探索融合: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前沿——访美国著名人工智能专家、康奈尔大学教授巴特·塞尔曼

 

 

  巴特·塞尔曼(Bart Selman),美国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和人工智能专家,康奈尔大学教授。在赴康奈尔大学任教之前,他曾长期在久负盛名的贝尔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他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包括可溯推理、理论估算、知识表达、知识编制、随机搜索方法、默认推理、相变现象等。
  塞尔曼教授已在《自然》《科学》《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近90篇论文,并六次夺得美国人工智能协会年会不同级别的杰出论文奖项。他曾先后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早期职业生涯发展奖(1998—2002)和斯隆研究奖(1999—2000),并分别于2001年、2003年、2013年当选美国人工智能协会会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美国计算机协会会士。教学与科研之余,他还负责辅导康奈尔大学校队参与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主办的无人驾驶机器人挑战赛。

  

  1818年,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797—1851)在创作出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科学怪人》(又译《弗兰肯斯坦》)时,大概就预见到了人类智慧的精华——科学技术将成为人类文明自身最大的威胁。小说中,象征科学技术的人造怪物渴望温情与伴侣而不得,于是难抑恨意,杀害了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的亲人和未婚妻;一手创造出怪物的维克多本是科学万能论的虔诚信徒,却难以阻止自己的得意之作毁掉他一生的福祉。

  以“阿尔法狗”(AlphaGo)战胜李世石为标志,2016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世界在惊异于“深度大脑”(DeepMind)团队的天才的同时,也不禁担忧,人工智能是否终有一天会如《科学怪人》中的怪物一样,获得自主意识,进而反噬人类?眼下,包括谷歌、百度在内的各大科技公司都在不遗余力地投入到人工智能研发中,多数人工智能初创企业都以打造高度自主的软件或硬件系统为目标,惹得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比尔·盖茨(Bill Gates)、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等一众科技界领袖纷纷转向“人工智能威胁论”阵营。

  那么,作为西方当代最活跃的计算机科学家和人工智能专家之一,巴特·塞尔曼(Bart Selman)教授对此怎么看?《科学怪人》的隐喻是否会成为现实?人工智能是否会让人类最终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近日,在康奈尔大学气势恢宏、现代感十足的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大楼内,笔者有幸采访了这位杰出的学者。

  大势:人工智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报》:“人工智能”这个概念至少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在20世纪70—80年代,就有人预测“人工智能”很快会得势,只是预测落空了。但是,这次的情境完全不同。一方面,霍金、盖茨、马斯克等学界和商界领袖纷纷警告“人工智能”很可能会威胁到人类文明的存续。另一方面,脸书(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Elliot Zuckerberg)则隔空回击马斯克,认为“人工智能末日论”是不负责任的。脸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负责人扬·勒丘恩(Yann LeCun)也指出,类似的言论会造成恶劣影响,公众对人工智能的无端的恐惧将干扰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无论孰是孰非,这场声势浩大的论战向公众传递了一条明确的信息:人工智能将改变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您看来,过去20多年里,计算机科学究竟取得了哪些进步,使得人工智能的普及从不可能变成必然?

  塞尔曼: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出现了很多出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论,比如神经网络学习的概念。问题在于,当时的电脑还不够强大。到了2010年的时候,情况变了,电脑游戏的更新换代直接推动了电脑计算能力的提升。为了使游戏场景更加逼真,图像更加清晰,电脑硬件公司做了很多基础研发工作。比中央处理器(CPU)更强大的图像处理器(GPU)应运而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它的应用仅限于运转电脑游戏。到了2010年,科学家突然意识到图像处理器可以用来发展神经网络。与此同时,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始收集大量的数据。比如,亚马逊推出了众包平台——土耳其机器人(Mechanical Turk)。全世界的网民都可以在这个平台注册一个账户,完成一些小任务——比如花上几秒,标记一个图像,然后赚一些小钱。这样一来,亚马逊就获得了成千上万的做过标记的图像。对算法学习而言,这些图像数据极有意义。

  事实上,20世纪70—80年代的预测不完全是空穴来风。算法理念已然具备,欠缺的是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海量的数据。到了2012年,发展人工智能所需的一切要素基本都已具备:深度学习算法、计算能力更强大的处理器、大数据集。因此,人工智能大爆发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眼下,人工智能系统已经可以像人类一样“听”、“看”、自主地移动,并实行简单操作。令人激动的例子不胜枚举。

  比如,亚马逊推出的“阿列克夏”(Alexa)人工智能助手突破了语音识别的难题。从20世纪60年代起,科学家们就开始致力于解决这个难题。但是,真正的进步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亚马逊的语音识别技术虽然算不上完美,但是“阿列克夏”的水平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

  再比如,谷歌的人脸识别技术也取得了大跨度的进展。现在,用户将自己的照片上传到谷歌图像,就可以找到和自己外貌相似的人。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应用到无人车驾驶和交通识别,比人眼的分辨能力还要强大。

  提到人工智能大爆发,当然不能不提阿尔法狗。到目前为止,它代表了深度学习的巅峰。可以说,目前人工智能的各项技术已经进入了加速发展的轨道。业界和学界普遍认为,到2035年,手机等电子仪器的智能水准将可以媲美人脑。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的意思是,20年之内,手机将变得和人脑一样聪明?

  塞尔曼:具体而言,人脑的某些功能——比如想象——仍然是电子设备无法替代的。但是,与人脑相比,未来的电子设备能更出色地完成某些任务,比如人脸识别、信息搜索,等等。

  眼下,人工智能还不能像人类一样理解复杂的文本。研发人员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如果他们成功了,那么电子设备将会具备人脑的另一项重要功能,即阅读书籍和报纸。考虑到谷歌、脸书、IBM、微软等行业巨头每年对人工智能系统的投资已经达到了数十亿美元,且仍在逐年增加,包括手机在内的电子设备无疑将变得更加“聪明”。

  《中国社会科学报》:今年3月,谷歌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三位科学家在《自然》发表了题为《五年内量子技术商业化的前景》的论文。他们预测小型的量子计算机会在5年内逐渐兴起。这将如何影响人工智能的发展?

  塞尔曼: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与普通电脑的计算能力之间的关系是指数倍的关系。但是,量子计算机是稀缺设备,它不会变得像苹果手机一样普遍。至于量子计算机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普通电脑的普及程度,业界并无定论。如果量子计算机真能替代普通电脑,那么所谓的“超级人工智能”很快就会成为现实。眼下,量子计算机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很难给出准确的预测。

  《中国社会科学报》: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前负责人阿拉蒂·普拉巴卡博士(Dr Arati Prabhakar)在著名的《连线》(Wired)杂志上发表了署名文章,称“机器能力与人类意识的融合已悄然发生”。就人工智能而言,“机器能力”指的是什么?“人类意识”的特殊之处在哪里?两者将沿着什么样的方向融合?

  塞尔曼:机器的长处在于快速处理海量的数据。比如,电脑可以从成千上万的网页中提取出一定的模式。人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处理海量的数据,但是,人类具备创造能力和分析能力。没有人类程序员写出的算法,电脑是没办法完成数据处理的;得到的数据,仍需靠人类分析师来进行解读。当然,计算机行业的动态日新月异,也许数十年之后,电脑也将具备写算法和深度解读数据的能力。

  冲击:人工智能将颠覆就业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报》:到目前为止,金融从业者都是职业世界的贵族。但是,桥水(Bridgewater)和黑石(Blackstone)等著名基金公司已经开始辞退人类分析师和投资组合经理,转而引进量化分析软件系统。计算机人才是不是要进入职业金字塔的顶层了?

  塞尔曼:只懂金融的人已经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呼风唤雨了。之前被人嘲笑为“技术呆子”的理工科人才愈发抢手。他们已经开始在大的金融机构内取代金融系、经济系毕业生。就金融分析而言,只要基金公司能收集到数据,就可以用电脑来分析,不一定非要通过人类分析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反转?其根本原因在于,理工科人才可以发明和运用技术来完成程式化的工作。为什么近年来硅谷的热度超过了华尔街?主要原因在于像爱彼迎(Airbnb)、优步(Uber)、 来福车(Lyft) 这样的独角兽公司能够运用技术来降低人力劳动的价值。大多数优步司机没有专职的出租车司机挣得多,而重新定义人类工作生活的硅谷公司却赚得盆满钵满。从历时的角度来讲,过去在商业世界占据统治地位的公司一般是汽车制造业巨头或者酒店业的巨无霸,它们雇佣的人类劳动力数以百万计。自从互联网崛起后,潮流完全变了。现在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比如谷歌、脸书、苹果(Apple)等,只雇佣几万人。这些人的平均薪资甚至高于金融业的平均水平,这难免让人眼红。

  《中国社会科学报》:那么,什么时候机器可以大规模地取代人类程序员进行高端的、复杂的编程工作?

  塞尔曼:这是极端困难的,可能要50年之后了。但是,毫无疑问,除了金融行业外,人工智能还将改变很多工作的属性,比如医疗行业。未来10年内,医疗诊断很可能将由机器代劳。从统计学的角度讲,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诊断训练后,机器完全可以像人类的医生一样出色。

  《中国社会科学报》:去年,波士顿的生命未来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发出了一封公开信,敦促政策制定者认真对待人工智能大爆炸带来的风险。这封公开信吸引了一万多人签名。特斯拉(Tesla)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创始人马斯克的名字赫然在列。您也是这封公开信的签署者之一。您参与这项活动的初衷是什么?

  塞尔曼:让我用一个例子来回答你的问题。今年1月的时候,日本的一家保险公司宣布,将在3月之前裁掉34名员工,转而使用IBM 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沃森”(Watson)来处理原先他们负责的业务。这样的新闻让人担忧。很明显,保险业务并非那么简单明了,也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而IBM现在可以向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保险公司出售这个系统的使用权,取得丰厚的利润。当经济发展的大势面临转折点的时候,使用人工智能将比继续使用人类劳动力便宜很多。一旦广泛的成本差异成为板上钉钉的事,人工智能就会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得到普及。这肯定会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进而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运转和演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 事实上,人工智能不仅威胁到了量化分析类的工作。翻译和法律助理等偏重文字处理的工作也变得岌岌可危。

  塞尔曼:口译、笔译、法律助理、初级医师这一类的工作处于职业金字塔的中游位置,工作的内容比较固定和程式化。从业人员须具备一定程度的教育背景和知识、技能储备,拿到的薪资也相当可观。这就意味着,用人公司有足够强烈的动机用人工智能来取代他们。

  《中国社会科学报》:蓝领工作似乎更是难以幸免。今年3月普华永道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未来15年内,人工智能将颠覆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就业市场。美国首当其冲,38%的劳动人口将面临失业危险;德国紧随其后,35%的就业机会受到威胁。您如何看待这类预测?

  塞尔曼:你说的没错。以无人驾驶为例,在美国,1/10的工作与交通运输直接或间接相关。去年12月,白宫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无人驾驶技术可能夺走310万个工作岗位。其中,170万司机可能最先失业。当前大热的硅谷独角兽优步提供了近百万的注册司机岗位;但是,一旦无人驾驶技术完全成熟,这家公司可能会成为裁汰人类劳动力的急先锋。学界、业界、政界普遍认为,在未来的10年内,绝大部分交通运输方面的工作将被无人驾驶技术取代。这引发了普遍的担忧。如果这些工作消失了,社会将如何适应呢?——很难给出确定的答案。

  在人工智能兴起之前,电子商务的繁荣已经使实体零售业饱受打击。人工智能兴起之后,那就不是几千个、几万个工作的问题;而是几十万个、几百万个工作的问题。

  在美国的实体零售业萎缩之前,其制造业的衰退已经持续了至少40年。原先拥有体面薪水的制造业工人不得不接受低薪的服务业工作。然而,即使是这些低薪的服务业工作,今后也面临着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风险,这着实令人担忧。

  也许,中国可以更好地解决人工智能对社会造成的冲击。

  《中国社会科学报》: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尼尔斯·尼尔森(Nils Nilsson)教授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关于知识的科学——怎样表示知识、怎样获得知识、怎样使用知识的科学”。现在看来,人工智能处理知识的能力毫不逊色于人类。麻省理工学院的帕特里克·温斯顿(Patrick Winston)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电子设备完成曾经只有人类才能完成的工作。”随着资本大量涌入和人工智能相关产品不断开发,电脑似乎将变得无所不能。那么,在人工智能崛起的大前提下,您觉得什么样的工作受到的冲击较小,且前景相对光明?

  塞尔曼:任何行业的高端工作仍将由人类来完成,因为完成高端工作需要深邃的洞见力和灵动的创造力。以新闻行业为例,机械性的体育赛事报道,完全可以由机器人来代替。但是,机器人不可能取代人类来完成深度新闻调查和高端访谈。

  此外,偏重人际互动的工作,比如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护士等,人类明显更能胜任。毕竟,冷冰冰的机器不能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

  应对:向融入人类生活的方向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美国的很多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都流向了人工智能领域。而事实上,美国不存在劳动力短缺或者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因此也就不需要用人工智能来取代人类劳动力。但日本和西欧就不同了,它们都面临着适龄工作人口萎缩的窘境。您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会给西欧和日本带来怎样的变化?

  塞尔曼:人工智能对日本而言绝对是件好事,日本的老龄化问题实在太严重了。西欧国家也没有理由拒绝人工智能。毕竟,西欧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工业革命得以发生与延续的根本原因在于机器解放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两个世纪以前,西欧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例不会低于50%。而现在,西欧国家的农业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3%的人口加上高度机械化的农业作业,不仅满足了西欧国家自身的食品需求,还能满足世界各地对高端农产品的进口需求。同理,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能将人类从重复性、程式化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并满足人类其他方面的需求。不仅是日本和西欧,没有哪个国家有理由拒绝人工智能。

  《中国社会科学报》:和中国、美国、日本相比,西欧国家对人工智能的热情似乎没有那么高,在这方面,西欧人似乎并不想努力争先。

  塞尔曼:西欧国家做什么都不紧不慢,但这也许是件好事。硅谷雄心勃勃地想要用人工智能取代20%以上的人类劳动力,这样的野心极具破坏性,也许会让美国陷入危险的境地。

  另外,到底应该如何分配人工智能创造出的财富,单就解决这个问题而言,美国比日本、西欧、中国面临更多的困难。   

  中国政府会怎样解决人工智能对社会造成的冲击?我很好奇。

  《中国社会科学报》:今年2月,比尔·盖茨在接受采访时称,如果机器人大量抢夺人类的工作,那么政府应该向机器人征税,然后将税款用在劳动力再培训上。您如何评价盖茨的建议?

  塞尔曼:如果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没有体面的工作,不得不降低生活水准,那么他们必然会要求财富精英——尤其是那些靠人工智能起家的科技大亨——缴纳更高的税款,这是无可厚非的。

  “向机器人征税”——这个说法有些古怪。不过,向那些经营机器人制造及大量使用机器人的公司和企业家征税倒是绝对可行的。但是,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下,要实现这个想法并不容易。

  另外,“全民基本收入”的构想已然进入社会议程。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演讲的时候特别提到了这一点。政府制定的收入标准必须能保证大多数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全民基本收入”政策不仅不会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桎梏,反而会是后者的福音。一旦人们有了理想的生活保障,就不会过度恐惧人工智能的进步和大规模应用了。

  《中国社会科学报》:今年7月,马斯克对美国的政界领袖表示,人工智能很可能会威胁到整个人类文明的存在。早在2014年12月,霍金就警告说,人工智能可能会成为人类社会的“终结者”。去年10月,霍金稍微变换了一下口风称:对人类而言,人工智能要么是最好的礼物,要么是最致命的威胁。但是,整体而言,霍金对人工智能的看法是相对负面的。很多人担忧,不久的将来,科幻小说鼻祖《科学怪人》中的毁灭性结局会在人类社会中上演。您是乐观主义者,还是悲观主义者?

  塞尔曼:我是个乐观主义者。下一个世代无疑将受益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比如,相比更容易出错的人类司机,广受争议的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减少90%乃至更多的事故。如果机器可以代替人类完成一系列机械性的、重复性的工作,那么人类将获得更多的自由时间。使用人工智能,社交网络公司能够实现用户兴趣的精准匹配;手机人工智能助手能让人类更好地享受旅行。人工智能的发展会让人类的社交和休闲生活更加丰富有趣。如果人工智能给医疗行业带来质的飞跃,那么人类就不用生活在各类疾病的威胁之下。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眼下,人类和机器正处于蜜月时期,两者各有贡献,相辅相成。问题在于,如果机器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人类的贡献有可能变得可有可无,那么人类的角色则有可能被完全取代。

  这就是为什么人工智能安全研究特别重要的原因。康奈尔大学已经得到了马斯克的资助,将开展名为“确保人工智能造福于人类”的课题研究。研发人员正致力于确保人工智能系统与人类亲和且无自主性。避免人工智能自定目标是系统设计的关键。学界和业界都希望人工智能向着融入人类生活的方向发展。

  浅层人工智能和预想中的超级人工智能可能会在某些方面胜过人类。那又如何?我们都认识一些在某些方面远胜自己的聪明人,如果我们能和他们和平相处,那么为什么不能与聪明的机器人和平相处呢?如果收入分化加剧的问题能得到很好的预防和解决,人类就能充分享受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种种好处。当然,还要阻止人工智能被大规模地应用于军备竞赛。目前,很多顶尖工学院都开设了人工智能伦理一类的课程。我相信,下一代研发人员能比他们的前辈更加出色地处理伴随人工智能发展而来的种种社会文化和伦理道德难题。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