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芳:中国新实践呼唤理论新概括
2017年10月12日 07: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12日第1307期 作者:张桂芳

  伟大的理论产生于伟大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呼唤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不断拓展理论新视野、作出理论新概括。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开辟了新时代

  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自18世纪60年代起,在欧洲掀起了一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以及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从这个时代的特点和社会实际出发,总结和升华了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概括和总结了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创立了唯物史观,为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派价值理论的合理成分,创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马克思恩格斯精辟地概括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向全世界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恩格斯晚年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讲,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就是发现唯物史观和提出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已经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这两个理论新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思想宝库的重要理论贡献,成为整个无产阶级建设新世界的强大武器。

  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又开辟了人类社会历史新的时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理论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实践更离不开理论的概括和指导。首先,我们党从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经过反复探索,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并把党的这一最新理论成果书写在了党的旗帜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理论飞跃。毛泽东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这种理论概括和升华正确回答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政治思想基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渊源和理论先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其次,我们党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取得胜利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审时度势、凝聚共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武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和政治远见卓识,提出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一科学理论描绘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作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向世界贡献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党中央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一科学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既具有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特色,又是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既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党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也是我们党理论建设的重大成就。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理论新概括既要适时总结过去,更要不断指引未来。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了。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是不能违背的,违背了就要犯错误。”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九大将确定新的行动纲领,回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成功范例,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未来五年,我们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这个阶段依然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但会呈现出许多新的不断变化的特点。

  在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时候,更需要我们党以创新的科学理论来指导,更需要我们党勇于和善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向前进,并且及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成果化、系统化、集成化,以更好地肩负起与时俱进的历史使命,用不断发展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来指导我们“两个一百年”的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实践。应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使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走在时代和世界前列。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的基础上,必将出现理论新概括。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重任。

  (作者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