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
2017年10月11日 09: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11日第1306期 作者:本报记者 陆航

  中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国际社会对中国信息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好的国际表达,而推动中国声音更好地向世界传播,外语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9月30日,西安外国语大学迎来建校65周年华诞,众多海内外外语院校学者代表和部分杰出校友出席了庆祝大会。记者就如何健全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提升翻译水平与能力,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向世界更好讲述“中国故事”等问题采访了部分学者。

  拓宽外语传播途径

  加强文化传播能力,既需要话语体系改革,也需要语言能力拓展。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韩震认为,我们往往擅长讲道理,但不善于用对方能够理解的话语讲道理,更不善于用动人心扉的故事去打动别人。当前,我们既应加强汉语的国际推广,让更多国际人士以贴近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理解我们,还应拓宽中国文化的外语传播途径,中国话语体系既需要用汉语表达,也需要用外语表达。学会用外语表达中国话语,才能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载体。在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解释和翻译法则,那些反映传统文化特征和思维方式的思想文化术语出现了解释不一、译法偏误的问题,准确表达中华思想核心概念遇到困难,这无疑会影响中国声音对外传播的质量和效果。“中国的外语教学、外语科研水平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外语水平和对外交往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目前,我们在道路、理论、制度,核心价值观念,传统文化经典等方面,对外传播的核心高端人才非常短缺,小语种更是如此。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翻译水平、翻译能力、翻译认识的教育,为对外传播工作奠定扎实基础。”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向京说。

  “一带一路”倡议对外语院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主动服务国家发展需求,加强外语人才培养,应当是外语院校发展的着力点。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王军哲表示,外语人才培养是外语院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任务。外语院校要着力解决好外语语种教育分布不合理问题,逐步增加语种数量,解决当前非通用语语种人才匮乏的问题;同时,要转变“重语言轻文化”的观念,改革外语专业教育模式,加强外语教育中的国别区域知识教学,促进跨文化的语言教育,加快培育出一批既熟悉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语言,又了解国情文化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是传播好当代中国道路理念、核心制度、核心价值观,提高国际影响力、感召力的重要环节。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苏格提出,要认识、研究、把握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规律性,减少盲目性,增强我们话语体系的客观性和有效性,要以丰富生动的语言,理解并诠释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这个重要任务能否完成,关键之一在于对外话语权、对外话语体系的建设。对外介绍中国,既要介绍特色的中国,也要介绍全面的中国;既要介绍古老的中国,也要介绍当代的中国;既要介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要介绍中国文化。通过与世界文化的亲密对话,我们要不断丰富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提升中国的话语权和议题设置权,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进程的理解,增强对我国和平发展的认同。

  美国鲍林格林州立大学教授彼得斯谈到,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必要予以重视。中文翻译成英文,常常是翻译过程中没有出现语法错误、文字错误,但意思表达往往难以达到最初设想。比如,“一带一路”直接翻译成“One Belt One Road”,很精彩,就四个词,但是要想呈现一个伟大倡议,可能需要40个词、80个词甚至更多的词来进行解释。如果不能及时解释,在对外传播的第一时刻就会失去对外话语主导权,易被个别西方媒体曲解。因此,在一些政治理念、重要政策定义翻译的过程中,如果只追求没有翻译错误,一翻了之、一译了之,可能实现不了“走出去”的目标。

  对外话语体系的建设水平,往往体现的是我们讲故事的水平、向世界说明中国的水平。陈向京认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环节。即便具有坚实的话语基础、科学的话语体系和鲜明的话语核心,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话语言说方式,就会影响话语权。有效的话语方式包括:用科学性的学术话语表达政治立场;用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分析问题、创新理论;用中国话语讲中国故事,用中国故事讲中国道路,用中国道路讲中国理论等。“讲故事不同于概念对概念的解释、定义对定义的介绍,讲故事要求的是用别人能够听懂、能够体会、能够比较的,有情感、有情节、有温度的话语表达,用受众喜欢的方式和语言介绍自己,这样才能有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陈向京说。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