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传播心理学学科体系
2017年10月11日 08: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11日第1306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传播心理学是由传播学和心理学构成的交叉学科。我国传播心理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从新闻传播者的角度进行研究,研究方向依照新闻业务流程,如研究采访心理学、写作心理学、编辑心理学、评论心理学、播音心理学等。随着研究的深入,传播心理学在原有基础上,研究对象逐渐拓展到传播者和受众等方面。

  加强研究方法融合

  传播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传播中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现象。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申凡介绍,按照传播学传统划分,传播心理学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心理、群体传播心理、新闻传播心理、网络传播心理等方面。

  将传播学与心理学进行交叉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栾轶玫所说,心理学理论能够为传播媒介与媒体人采写、推广、包装、营销、反馈等行为提供有力的阐释;同时,也能提供一个思考受众的消费、认知、识读、注意力分配、选择、行为、态度改变等方面的思想维度。

  栾轶玫梳理了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与传播学和新闻报道之间的关系。她谈到,“社会心理学”被广泛地应运于媒介采写、新闻报道、事件策划与舆论引导中;“消费心理学”则服务于媒介推广、产品营销、媒介内容消费等领域;“人格心理学”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了解传者人格、受者人格,帮助提升民众的媒介素养;“符号心理学”有助于理解媒介形象的生产与建构等;“认知心理学”专注于解释新闻报道、媒介产品、媒介活动对人的认知的影响,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方面;“行为心理学”能很好地分析融媒体时代“媒介消费—场景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行为是如何发生的。

  传播心理学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已经得到学界与业界的认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心理研究所副教授陈锐表示,如果把信息和新闻传播看作一个传受双方互动的过程,那么从传播者的角度出发,采、写、编、评、播等新闻业务流程中均离不开心理活动;从受众的角度出发,需要通过感知觉去接触信息、理解信息并保持记忆,从而形成社会知觉并在此基础上参与社会活动。

  当下,我国传播心理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相关研究及学科构建还有待完善。陈锐提到,目前传播心理学研究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研究者对心理学的理论掌握不够,常常是借用心理学的相关概念或理论来阐释新闻传播现象或事件,解释流于表面化。传播心理学的理论有待进一步系统整理。此外,新闻传播学者容易不自觉地夸大媒介对人的影响,忽略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因素,这也是目前研究的难点,即很难把传媒的影响单独抽取出来进行研究。

  重视网络传播心理

  互联网作为新的沟通和交流工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心理环境。申凡表示,研究人们网上的心理活动特征以及正确引导人们的网络心理,都是心理学介入网络传播研究需要面对的问题。从已有的网络传播心理研究来看,可以划分为三个心理层次:一是人机交流层次,研究如何促进人机更好地交流以及和谐相处,使网络信息更符合人的心理需要;二是个体心理层次,研究网络对于自我、人格、角色等问题的影响;三是社会心理层次,主要集中于互联网引发的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技术的勃兴推动了传播心理学的发展。在陈锐看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科学,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是最重要的研究材料,以往的研究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收集和评估这些痕迹,如今借助大数据技术,这些痕迹的获取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此外,研究方法和技术也越来越先进,诸如眼动测量、脑电测量等可以更加深入理解传受双方的心理活动及其生理基础。“作为交叉学科,传播心理学未来的研究必然要更加重视团队协作,通过新闻传播学和心理学学者的联合行动来开展共同研究。”陈锐说。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网民数量日益增长。“生于网络、长于网络”的年轻人被冠以“网生代”之名。栾轶玫表示,这些人在获得存在感与价值感的同时,具有“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双空间”特性。“参与、体验”的心理动因使得他们更愿意尝试新的媒介产品、媒介报道方式,比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新闻报道”。因此,了解这些人对媒体产品的需求,他们的媒介产品消费方式和消费心理动因,通过媒介消费折射的社会心态等,都将是未来网络传播心理研究的重要方向。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