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娥:创新数字经济时代的政治经济学
——发掘《资本论》的当代价值
2017年09月28日 08: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9月28日第1302期 作者:李仙娥

  作为不同于传统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形成了挑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既是相关学科在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把握数字经济方向性、规律性的客观需要。尽管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年之际,发掘《资本论》的当代价值,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也将提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基本范式。

  认识数字经济的重要向导

  《资本论》是我们认识数字经济的重要向导,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代化的重要思想资源。随着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关注数字经济时代问题与出路的各种理论竞相出现。马克思理论的生命力和洞察力在与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等诸多理论的抗争中愈益凸显。美国当代思想家弗雷德里克·詹姆森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可超越”的观点,认为全球资本主义危机频发再次证明了《资本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016年,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代表学者克里斯蒂安·福克斯出版了《在信息时代读马克思:传媒研究视角的〈资本论(第一卷)〉》。该书从数字经济的视角,对当今研读马克思《资本论》的必要性作出了肯定性回答,认为《资本论》对揭示传媒资本剥削模式的秘密、实现克服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社会、全面理解和批判数字资本主义具有重要价值。

  《资本论》特有的理论品质,为我们提供了探究数字经济运行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的经济学理论话语体系。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决定了不同的经济理论体系。在《相互竞争的经济理论》一书中,美国学者理查德·沃尔夫、斯蒂芬·雷斯尼克对新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这三种不同经济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以形而上学和个人主义为基础、以物本主义为导向的新古典经济学,虽然在克服原有理论不足的基础上有了一些新拓展,但依然属于典型的个人主义范式,忽视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没有从社会总体的本质层次上分析各种社会关系的产生根源。凯恩斯经济理论突破了“理性经济人”的局限,考虑到社会整体的货币流量对个体的影响,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某些整体论唯物主义和实证主义色彩,对于经济总量对社会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能够进行表层次的揭示,但是仍难以解释经济发展深层次的原因和内在矛盾,更难以指出克服资本主义弊病、超越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发展趋势。而基于唯物史观与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则将研究的视域引向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内在联系,通过物与物的关系来揭示其背后人与人的关系,通过本质与现象的内在勾连和外在呈现,逐层清晰地展示了社会经济体系的深层结构。通过打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剖析社会经济结构的思想之门,马克思理论展示了强大的解释力和理论魅力。

  研究数字经济的基本范式

  《资本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构建数字经济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其主要表现是:在基本立场上代表广大劳动者的利益,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旨,把数字劳动者权益保护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在研究对象上揭示一定生产力水平上的生产关系,关注数字经济的生产方式及其运行;在基本任务上是发现基本经济规律,通过阐述数字经济问题,探究数字经济的发展道路和运行规律,提出数字经济的基本主张;在研究方法上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探寻和揭示数字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矛盾和本质。

  《资本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基本程序和价值取向。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的表达,是基础性研究的支撑点和核心点。话语体系要积极回应和把握时代主题,话语体系建设的标准在于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数字经济的发展,呼唤我们提炼出新的理论术语和话语体系,这也是应对全球化和数字化挑战,增强历史和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而《资本论》科学的逻辑结构、分析框架,提供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基本遵循和重要理论原则。《资本论》特有的科学范畴和理论体系,彰显出对社会制度的批判性、超越性以及建构性理论特质,这也使其在把握数字经济的方向性、全局性、本质性上具有鲜明优势。一方面,《资本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可遵循的基本程序。换句话说,《资本论》提供了人们可以接受、遵循的规范性程序或模板。另一方面,《资本论》提供了可遵循的、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基本价值取向。

  从世界范围来讲,当代数字经济社会的公共性制度设计和治理实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准确把握其特征和矛盾,积极回应和认识数字劳动的相关理论难题(如智能机器人的价值创造、无酬劳动的剥削、数字异化等),始终需要依靠《资本论》所提供的基本分析框架、基本程序和价值取向,这有助于更好地揭示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保护数字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中国实际出发,切实把握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阐释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始终需要从《资本论》中汲取丰富的理论智慧、科学的方法论力量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总体来看,自觉运用和发展《资本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更加深入地把握数字劳动的量与质、数字劳动价值与价值创造,把握数字经济与人全面发展的深刻联系与相互影响,进而积极把握中国当前数字经济的运行规律,必将促进中国通过数字经济创新等新方式新话语,为数字世界的发展提供特色鲜明的中国方案。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